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2025-02-17 10:20:02 681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农民不仅满足了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步骤。我国在20xx年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到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养新型农民”,再到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新型职业农民”写入其中,20xx年正式全面开启了我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序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面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爱农业、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高素质农民培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和高素质农民的耦合性逐渐增强。这表明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成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高素质农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养殖等劳动密集型工作,而是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亚当?斯密高度肯定后天学习和教育在塑造劳动者能力方面的核心作用,他坚信后天教育比先天条件更为重要,可以激发劳动者的潜能。劳动者在学习技能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职业技能内化,还能超越自身劳动潜能的限制,突破既有约束。因此,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能够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研究,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xx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xx)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对全国具有显著影响。近年来,xx积极推行多元化的农民培训,逐步构建了适应本区实际的培养体系。但因起步阶段较晚、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参与培训意愿较低等因素,培育高素质农民过程中面临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培育高素质农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

xx地处中国西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xx种植业以稻谷、糖料、油料、蔬菜和烤烟为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面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旨在构建以职业认证、教育培训、定向扶持为核心的高素质农民制度框架。通过实施现代年轻农场主的培训项目、新型农业经营领军人物的轮训项目、农村实用技能人才领导者的培训项目以及农业产业的精准扶贫培训项目,培育一批深爱农业、精通专业技能并具备经营和管理才能的高素质农民团队。此举为xx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xx正积极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特别是针对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核心成员、返乡创业农民工、已复员退伍军人及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目标是培育出一群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农民,使其在区内迅速壮大,形成燎原之势,破解“谁来种地”与“如何种好地”的难题。培育高素质农民,意味着要全程参与其成长过程,有关部门需在政策制定、教育培训、资金支持及法律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新型高素质农民培育类型包括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和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高素质农民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通常在农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专业生产型培训更注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实训基地的设立和农民讲师的培养,大幅度提高实践实操比重,确保他们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通过提供专业技术和技能服务,直接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为农业生产各个阶段,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培训重点是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通过组织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通常具有农产品销售渠道开拓、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等能力,培育侧重于培养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商业技能。通过组织农民科技节活动,借助互联网线上平台、广播、电视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广泛推广农业科学知识,为广大农村培养更多新型高素质农民和乡土人才。此外,还同步推动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包括送科技下乡和送教师下乡,以实现农业科技知识的全面深入推广,提升农民科技素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xx作为农业大省,重点打造“xx+x”特色产业,需要更多有经验的高素质农民共同参与。为此,xx围绕“xx+x+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xxxx年共培训x.x万人。其中,女农民xxx人,占比约x.xx%;青年农民xxx人,占比x.x%;现代青年农场主xxx人,占比x.x%;退役军人兵支书xxx人;围绕粮油稳产保供任务培训人员xxxxx人,占比xx%。特色产业包含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蚕桑、食用菌、渔业、优质家禽、优质家畜。这不再是传统的种植和养殖行业,对农民种植技术和创新的能力要求更高。由此可见,xx高素质农民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xx积极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包括强化培育体系、精选培育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夯实基础条件、做好信息调度、用好培训机构、做好跟踪服务等。但是,与高素质农民培育较为典型的xx省对比,其在政策体系上缺乏扶持力度,如对各类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集群进行项目扶持,提供农业专项贷款金融产品,为高素质农民申请社保补贴,创新出台一批引人、留人扶持政策等方面还有欠缺。

(二)技能培育费用较高

相当比例的农民认为培育资金投入应显著增加。此外,培育对象特点独特,农民节俭,收入有限,且学历较低,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他们决策时仅关注短期内投资回报。参与培育项目还需承担个人经济压力,从而影响了众多有意向参加培训的农民积极性。

(三)技能培育资源不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