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材料分析题(10分)
材料: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来自云南的代表委员们围绕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定位”目标要求,认真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为云南实现高质兵、量跨越式发展谋划出路、凝聚力量。
后面的材料是从这三方面展开讲。
问题:概括云南围绕“三个定位”所作工作成效,400字左右,10分。
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推进。“十三五”期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纽带更加牢固,爱D爱国爱大家庭的情感更加升华,合力守边固边兴边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绿色产业体系全力重构,绿色生活方式广泛践行,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GDP和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核算制率先实行,生态价值有效转化路径日渐明。
三是对外开放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铁路飞速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铁路国际通道逐步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骨架网络基本成型,水富港建设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交通、能源、数字、通信、物流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区合作全面加强。RCEP经贸规则主动对接,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推进。
第二题:材料分析题(15分)
材料:云南省总工会推进服务“3815”战略行动。
问题:概括省总工会服务“3815”战略行动中针对职工的举措做法,以及该行动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500字左右,15分。
做法:一是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着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推行“政校企”合作等产教融合新模式,举办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激发职工学习技术热情。
二是实施“暖边固防”行动。慰问边境口岸园区一线职工、乡村教师、医务人员等,安排专项资金帮助联防所配备相关设备设施用品,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三是切实做好维权服务。开通沟通协调热线,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构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组团给职工送爱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是持续实施普惠服务。筹集资金送温暖、送清凉,组织一线职工等5万人参加疗休养。
意义:一是激发职工劳动热情。组织职工参加劳动竞赛,不仅提升了职工的技能水平,还推动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推动职工创新创造。通过实施提升职工素质、鼓励职工创新创造三年行动,推行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先进工作法等,取得一批国家专利,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是提升产业工人技能。通过推动“政校企”合作等产教融合新模式,累计建成各级试点,培养了一批专业化高端人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工经济损失得以挽回,职工权益维护的制度法律建设稳步推进,劳动关系纠纷得到排查化解。
第三题:材料分析题(20分)
材料:关于丽江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农文旅融合示范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问题:谈谈你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看法,600字左右,20分。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成熟,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发展农文旅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应当坚持的一条正确发展路径。
一是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农文旅融合,可以深度挖掘丽江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把蕴藏在世界遗产当中的“丽江故事”挖掘好、讲述好,形成更多遗产地文旅IP,更好地将丽江文化传承下去。
二是有利于提升城市人气。发展农文旅融合,可以完善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生态旅居等产品供给,让来丽游客在乡村旅游中沉浸式体验“诗与远方”,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丽江旅游观光,为丽江聚人气、兴财气。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