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XX市校园安全工作要点
2025-02-13 09:50:02 683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D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与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各级D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安全工作决策部署,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核心目标,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工作主线,聚焦重点、补齐短板、完善体系、健全机制,全力防范遏制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

一、深化思想认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深入开展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专题学习,并将其纳入全体教职员工年度学习培训计划,以此提升站位,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秉持底线思维与极限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坚决守住教育系统安全底线。

系统学习《安全生产法》《X省学校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共X省委办公厅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X省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规定。学校书记、校(园)长及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具体管理人员带头深入学习,确保学懂弄通。同时,要及时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上级安全工作文件及会议精神,增强其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二、落实安全责任,构建校园安全工作新格局

(一)健全校园安全责任体系

市教育局负责人分片联系学校,协调、督促、指导学校安全工作。各校依据“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原则,严格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书记、校(园)长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园)长为直接责任人。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层层签订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各岗位安全工作职责,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确保责任不悬空,工作不断档。

(二)完善安全工作制度与预案

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特点,持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预案,增强制度和预案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依。严格依照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开展防震减灾、消防逃生、食物中毒、交通安全、溺水救助、防拥挤踩踏、反恐防暴等各类应急演练,并及时总结经验。其中,幼儿园每季度、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寄宿制学校需开展夜间应急疏散演练。

(三)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定期总结、分析和部署学校阶段性安全稳定工作,综合研判校园安全风险,全面掌握本校安全稳定工作状况。建立动态监测与分析机制、风险评估与预防制度,提前发布安全预警,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防范,提升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全面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推动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关注校园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并化解隐患。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家校沟通,推动家长落实安全监护责任。定期组织校园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实行闭环管理。

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重大时间节点领导带班值班、24小时值守和学校突发事件事故报送制度,杜绝缓报、漏报、瞒报、谎报等行为。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启动预案,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高度重视校园安全舆情应对,加强与公安、宣传、网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敏感言论、不当言论,配合做好宣传引导,回应社会关切。

三、强化安全教育,提升师生安全防范能力

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扎实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为重点的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家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预防溺水、预防自然灾害、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防治校园欺凌、防范性侵害,以及禁毒、反邪教、反电诈、扫黄打非、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坚持“1530”安全教育模式,每学期开设安全教育课不少于10学时。

加强教职员工安全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使其熟练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

四、聚焦重点领域,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