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全省上下要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方向前进,落实好D中央改革“规定动作”、谋划好安徽改革“特色动作”、运用好基层改革“创新动作”。你怎么理解?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三个动作”要求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是安徽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二、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规定动作”是前进的“方向盘”:D中央的改革部署是全国改革的总体指导和要求,安徽要确保改革方向与D中央保持一致,确保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特色动作”是前进的“助推剂”:安徽拥有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经济优势,通过谋划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优势,为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创新动作”是前进的“加速器”: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泉和“试验田”,运用好“创新动作”有助于提升治理效能,增强改革落实的协同性。
三、安徽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拥有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小岗精神。新征程上,安徽要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方向前进,落实好D中央改革的统一部署,同时结合本省实际发挥地方特色,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领导,深化D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D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改革落实机制,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在安徽落地生根。二是弘扬小岗精神:继承和发扬小岗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打造更多示范性改革品牌。三是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要在基层改革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争取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等多方面积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推出优秀典型案例。
当前,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上来,谋深谋实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安徽特色的改革举措,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在安徽开花结果。
第二题:你是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同事中小文不懂装懂,对别人发表评论,提出的想法不切实际;小阳懂装不懂,有些会的事情不主动推进,不去落实,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与两位同事沟通?
各位考官,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为了推动项目高质量开展,我会分别和小文、小阳两位同事沟通,用其长、避其短,激发团队协作的乘数效应,快速完成任务。
俗话说绳短不能汲深井,潜水难以负大舟。针对小文不懂装懂的问题,我会找个相对安静的会议室、办公室,确保我们的谈话不会被过多打扰,也能让小文感到放松,更愿意坦诚交流。
一是充分肯定。先肯定小文在项目中的积极参与和付出,指出工作很热情,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这点非常好。
二是指出不足。用具体的事例向小文说明问题所在,在项目讨论中,由于小文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法律法规不够了解,提出的一些想法可能不太符合实际情况,虽然想法很新颖,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效果。
三是鼓励指导。给小文推荐一些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过去类似项目的档案等有关资料,鼓励多读多看、多学多问,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希望他继续保持工作热情,积极参与项目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针对小阳的做法,我想起对年轻干部说过的一句话: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所以,针对和小阳的沟通,我会做好以下几点: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