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昂扬“敢问路在何方”的勇气锐气,鼓足“斗罢艰险再出发”的拼劲韧劲,坚定“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信心决心。
2.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营造支持改革、宽容失败的氛围,树立创先争优、跨越赶超的雄心壮志,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3.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保持打基础利长远的定力,勇担涉深水下险滩的责任,展现出实招求实效的作为,提升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4.改革是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把问题导向作为制定改革策略的逻辑起点,以改革的眼光审视问题,以改革的智慧剖析问题,以改革的措施解决问题。
5.站稳人民立场,把牢价值取向。改革的真谛在于为民,唯有心系人民,改革方能彰显其深远意义;改革的力量源自人民,唯有依靠人民,改革方能汇聚不竭动力。
6.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占先,高位推动重视项目,精准对接招引项目,提速提效推进项目,要素保障服务项目。
7.强化监测调度抓运行、用活用好政策稳预期、扩大有效投资增动能、统筹发展安全守底线、拧紧责任链条聚合力。
8.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树立领跑意识,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9.提升紧抓快干的节奏,强化敢闯敢干的劲头,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
10.勇担改革主体责任,系统集成“抓改革”,敢于担当“促改革”,依靠群众“推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11.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绷紧安全“思想弦”,打好预防“主动仗”,筑牢监管“责任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12.营商环境是投资“风向标”、发展“晴雨表”,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
13.突出对标对表,把牢改革“方向盘”;突出系统集成,绘好改革“施工图”;突出改革重点,牵住改革“牛鼻子”;突出改革实效,打好改革“组合拳”。
14.创新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平台系统集成、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15.坚持实绩论英雄,以铁锤砸铁钉的作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发展的实干者,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16.聚精会神干,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找到突破口、牵住“牛鼻子”,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干、追着问题改。
17.以“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问题意识和勇气责任以及“提了哪壶就开哪壶”的干劲拼劲,努力杀出一条路子。
18.坚持以“D建领航”驱动“发展增效”,坚持以“产业领跑”助推“强村富民”,坚持以“头雁领飞”带动“群雁齐追”。
19.围绕考核指标补缺补差、围绕问题不足整改提升、围绕深化改革谋实落子、围绕学习贯彻找准路径。
20.保持引才活动的频次,叠加释放引才信号,持续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21.找准改革的“小切口”、做好发展的“大文章”,争当改革排头兵、争创改革试验田、争做改革先行区。
22.勇当改革的行动派、实干家,做到“对标对表”与“因地制宜”、“善用经验”与“推陈出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只争朝夕”与“久久为功”有机统一,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
23.每天都有新进展,每周都有新变化,每月都有新形象。
24.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激扬改革锐气,拉满“百米冲刺、百日攻坚”状态,树立领跑意识、勇于创先争优。
25.聚焦“快”字提高效率,聚焦“优”字提升效能,聚焦“实”字提增效益。
26.心领神会系统学习,深学细悟精髓要义,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27.一手抓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一手抓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28.强化改革创新思维,提升改革攻坚能力,扛牢改革主体责任,在善作善成中当好改革促进派、发展实干家。
29.突出问题导向,做到集中攻坚、创新破难;突出过程导向,做到闭环管理、清单销号;突出实干导向,做到抓细抓小、高质高效;突出协同导向,做到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30.比招商看成果、比项目看进度、比服务看效能、比学习看运用、比攻坚看担当、比调研看创新。
31.提升理论武装“感召力”,强化主流舆论“引导力”,彰显价值引领“塑造力”,激发文化繁荣发展“新活力”。
32.强化知行知止的抵腐定力、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涵养务实担当的清风正气。
33.强化改革领导、坚持改革为民、遵循改革逻辑、狠抓改革落实,树牢“依靠学习创造新业绩、依靠改革打开新局面”的意识。
34.转理念之变、做到软件上等高对接,畅开放通道、做到硬件上顺畅衔接,抓机遇之先、做到产业上主动承接。
35.攻改革之坚,促作风之“变”,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36.破改革之困,强担当之“能”,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多担发展之责、改革之责,从全局高度想事情、做决策,与时俱进研究新业态、新模式、新政策,学会利用市场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平台思维成事,不断提升推动改革能力素质。
37.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源头管控,注重协同治理,精心呵护“一片蓝天”,严格保护“一汪清水”,共同守护“一方净土”。
38.在产业领跑的新赛道上找准“风口”,跑出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度”,争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39.坚持标本兼治,纠树并举破解“乱作为”;勇于改革突破,能上能下破解“不作为”;强化组织担当,鲜明导向破解“不敢为”;多元历练训练,淬炼本领破解“不善为”。
40.更加突出目标引领,更加强化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拿出行动派、实干家的过硬作风。
41.经济运行承压向稳,产业转型持续向绿,科技创新加速向新,民生保障不断向好,实干氛围奋发向上。
42.发扬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胆略,敢于担当负责,化挑战为机遇,转潜力为实力,变困境为佳境,由被动“倒逼”转向主动选择,从“适应性”改革向“预见性”改革转变。
43.保持奋发有为、敢于拼搏、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精神状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切实做到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
44.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的推进机制,锻造披坚执锐、勇挑重担的精兵劲旅,涵养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发扬敢闯敢试、守正创新的改革精神。
45.学好“理论课”,校准“干”的坐标;学好“专业课”,明确“干”的方向;学好“业务课”,增强“干”的本领。
46.“减什么”的方向已明确,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减到位”。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尽之责”担起来。
47.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48.居安思危,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自我陶醉,安于享乐,危险就会悄然降临。
49.清廉之要在于对名利的淡泊,清廉之难在于推恩至万家,清廉之贵在于爱民如赤子。
50.眼前的困难,有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也有政策落实中的“缓冲”,正视短期波动的“形”,更要看长期发展的“势”。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