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支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准入制度
2025-02-12 09:30:02 679

 

 

市场准入制度是集中反映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基础性制度。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并将其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改革任务。2024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作出专门部署,为进一步保障各类经营主体机会均等、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市场准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指为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其中,市场准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市场准入是各类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点,因而有关市场准入条件、程序等制度安排,就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制度。

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市场准入制度旨在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享有平等进入市场的机会。一般来讲,市场准入的领域和范围越广、准入条件的透明度和规范度越高,意味着经营主体的选择越自由,供需双方竞争形成的价格越有效,商品要素流动越顺畅,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就越充分。

从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看,完善市场准入这一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对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只有充分保障有意愿、有能力的经营主体无障碍地进入市场,特别是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环节,提升市场开放度,破除地方违规设置的准入障碍,实现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扩大商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把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重大

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提出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这是继D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D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后,D中央对市场准入制度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关键之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科学确定市场准入规则,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正是“放得活”的具体体现。这有利于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供更大空间,同时明确政府发挥作用的职责边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把更多的行政资源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使市场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