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财政局关于编制2025年区级部门预算和2025-2027年财政规划的通知
2025-01-16 10:20:03 681

 

 

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为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预算编制在贯彻落实全区重大决策与重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预算管理改革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现就编制2025年区级部门预算及2025-2027年财政规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D的XX大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区D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一)目标任务

按照“总结经验、正视问题、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稳步提升、务求实效”的思路,深入分析以前年度财政规划编制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建立现代预算制度为目标,重点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思想、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等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改革,在区级2024-2026年中期财政规划基础上,滚动调整编制区本级2025-2027年中期财政规划,并在2024年规划框架下细化完善形成2025年预算;在完善财政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夯实编制基础支撑、强化预算绩效导向、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形成比较科学的财政规划编制框架、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

(二)编制原则

1.坚持推进预算一体化建设,提升预算编审科学性。依托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建立从预算项目库设立开始,贯穿预算编报、预算审核、预算核定、绩效管理的项目预算全过程管理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与绩效管理等信息,提高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的精准性。

2.坚持实行“零基预算”。破除支出固化格局,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彻底改变以往按“基数+增长”的部门预算资金安排模式。

3.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打赤字预算。

4.坚持“过紧日子”思想,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的思想,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专项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5.坚持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6.坚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增强财政透明度。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要求,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预算部门应切实履行预算公开主体责任,并加强对所属单位预算公开工作的指导,及时、完整、准确地公开预算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外,不得少公开、不公开应当公开的事项。

7.坚持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细化部门预算,对安排的专项经费,政府预算支出功能分类必须细化到项;细化完善“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和“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确保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相衔接。

8.坚持实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今后部门建议新出台的支出政策、新安排项目必须先进行事前绩效评估,未开展评估或者评估结果不佳的,不再进入预算安排程序;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9.坚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10.坚持加强政府债务借、用、还管理,完善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强化债务资金管理,扎实做好2025年债券资金申报与预算编制衔接工作。

11.坚持审慎稳妥,留有余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收入安排实事求是,注重发挥财政政策调控作用;支出安排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三保”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保持适度财政储备,应对不可预见因素等。

二、2025年-2027年中期财政规划编制要求

(一)编制时限要求

整体工作必须在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分项工作按照要求各部门预算分管负责人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编制内容

根据“个人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编制和定额,单位项目支出按财力”及“细化完善‘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和‘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确保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相衔接”的总体要求,编制区本级2025-2027年财政规划。

1.收入预算编制。

部门收入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其他收入等,预算单位的各项收入必须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各预算单位要结合各项收费政策,根据本单位行使职能的需要及事业发展规划合理分析、预测可能取得的各项收入,完整准确地填报,各项收入与以前年度实际取得收入情况出入较大的,要逐项说明原因。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