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委书记2024年度个人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2025-01-16 10:20:03 690

 

 

2024年即将翻篇,过去一年中,X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考验与挑战。在市委的坚定领导下,本人始终秉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上级的各项部署,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力促经济社会与D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高质量的发展。

一、坚持理论长新,时刻锤炼精神之魂

不遗余力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夯实信仰之基,强化精神之魂,牢牢把握思想的航向。以建设铸魂定向。坚持D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全面贯彻新时代D的建设总要求,坚定维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夯实根基,涵养良好生态,保持本色,不断提升能力,确保在思想、、行动上与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D的纪律和规矩,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确保D中央部署在X落地见效,结出硕果。以理论武装夯实根基。始终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为上的坚定提供理论保障。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本人主持召开了多场区委常委会会议和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原汁原味地学习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报告。深入企业、基层、乡镇、街区等地宣讲D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12次,还为X一中的师生代表开展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心怀感D恩、坚定跟D走。

二、矢志实干笃行,勇担发展新使命

始终坚持发展为本,把握“示范引领、争先进位”的核心要求,集中力量谋划大局、抓住要务、办好实事,全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960亿元,同比增长7.2%;财政总收入达到230亿元。X区成功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以及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产业转型力度,助推经济腾飞。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新兴工业之城的决策部署,坚定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本人投入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工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五十百千万”工程,助力骨干企业挖潜增效,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预计在剔除有色金属加工业后,常规工业全年营业收入可达680亿元,增长22.5%。其中,10家领军企业营业收入预计增长28.22%,全区营业收入有望突破800亿元大关。本人承担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链长的角色,指导推进有色金属向精深加工的战略转型。农业方面,全面保障粮食安全,粮食种植面积达54万亩,总产量达75万吨。加强蔬菜产业的发展,合理规划冬闲田利用,设施蔬菜种植新增面积3200亩。以工业化视角推动农业发展,力争建成年产值突破百亿元的生猪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重视恢复与扩大消费,以多场促消费活动应对疫情带来的服务业冲击,激发消费活力。

(二)项目建设势头强劲,经济发展再攀高峰。

将项目建设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突破,做到谋划精细、引领有方、推动有力、建设加速。亲自率队争取资金,多次带领部门走访省市相关机构,今年成功发行专项债券项目8个,2023年申报并获批专项债券项目36个,全市排名前三。争取到中长期贷款项目5个、贴息贷款4个。主导制定“招商引资十项制度”,本人全年赴外招商12次,拜访企业41家,引进凯思特机械科技等“5020”项目3个。在节假日期间开展“两不停、促消费”活动,坚持日推项目、周查项目、会论项目。主动布局大南昌都市圈等发展战略,扩大外贸出口,全年预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500万美元,其中现汇进资50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继续保持全市外资外贸的领先地位。

(三)改革创新精神焕发,激发发展新动能。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追赶超越的核心动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与弱项,积极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激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推行城市管理精细化服务机制改革,实现城市管理的精准与人性化并重。加速推进城投、工创投两大国有平台公司的改革,进一步明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80件,全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至28件。

(四)城乡融合理念深化,推动协调共进。

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作为化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重点,推动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释放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可达360亿元,增长12%,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渠道。积极推进城市“双40”工程,目标将城区面积拓展至110平方公里、人口提升至80万人,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实施城建“十大精品工程”,打造银杏嘉园等10个重点项目,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推动乡村建设,创建14个美丽乡村、30个美丽庭院,以及两条示范风景带。推进5个美丽乡镇建设,实现乡村公交全覆盖。推动产业引领下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预计年经营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强村将超过18个,持续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