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财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两区一地一中心”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财政会议精神,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强财政资金资源统筹,推动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项目和民生财力保障,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财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质量涵养财税资源。一是制定并印发了《推动高质量财源建设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构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支撑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规上工业企业新增19家。二是惠企政策积极落实。兑现“免申即享”、支持企业技改奖励及招商引资政策政策资金XX万元,惠及市场主体533家。拨付省级涉企专项资金XX万元,惠及市场主体28家。三是积极助企纾困解难。金财担保公司在保业务488笔、在保余额XX亿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兴财公司应急转贷纾困业务65笔金额XX亿元,为企业节约资金580多万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还款临时性资金周转的困难。四是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大力促进“政采贷”,累计完成政采贷金额XX亿元;中小微创业担保贷款XX亿元,财政贴息XX万元,带动就业1155人。
(二)高精度组织财政收支。一是加强收入管理。持续保持抓收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落实高质量财源建设行动方案,推动财政收入扩量提质;注重财税联动,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充分挖掘税收潜力。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4.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和收入总量均居孝感第三位。二是切实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出台了XX市财政局《关于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方案》,对市直各单位、各乡镇编制了本年度非税收入的预期数和目标数,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非税收入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63.9%。三是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确保“三保”支出足额保障。2024年,民生支出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75%,社保、医疗、教育、农林水等民生支出有效保障。统筹资金XX亿元集中兑付了全市所有事业单位2021-2022年事业单位单列核定绩效、2023年度公务员一次性奖金、机关事业年度考核绩效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人待遇”。按时发放全市养老保险待遇XX亿元,及时拨付全市医疗保险待遇XX亿元;全市教育支出XX亿元,农林水支出XX亿元,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XX亿元,惠及近10万群众。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XX亿元,全部拨付。
(三)高效率争取上级支持。今年来,抢抓机遇,争取各项政策资金支持,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是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全市争取到位各类财政补助资金XX亿元。二是全力争取债券资金。认真研究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最新政策,并结合财力状况、债务风险情况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情况,积极策划、申报项目,全年获批发行债券资金XX亿元,其中新增债券XX亿元,再融资债券XX亿元。三是全力全力争取农业产业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成功争取插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汤池甲鱼示范试点项目,获补助资金XX万元。
(四)高站位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大财政体系建设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谋划部署推动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工作。制定并实施《大财政体系建设计划》和《XX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市财政局成立工作专班,有序有效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国有“三资”清理。全市本级部门93个、12家国有企业,按全口径统计,资产类总计XX亿元,负债类总计XX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2.16%;按有效资产统计,资产类总计XX亿元,负债类总计XX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5.55%。三是盘活利用有效突破。针对有效资产分类制定盘活方案,综合运用“用、售、租、融等多种方式盘活资产,挖掘资产价值,将账本里的资产转化为市场中的权益。目前已盘活资产XX亿元(国有三资盘活率80.7%),撬动金融资源获得盘活收入XX亿元(盘活资产周转率47.8%)。四是积极有序推进“两算”。制定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工作“一意见五个办法”。印发了《关于迅速办理政府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通知》,对2017年以来政府性投资531个项目XX亿元进行摸排,按照四种类别制定决算方案。2024年,“两算”平台已完成45个项目的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结算、决算率均达到100%,“两算”工作在孝感各县市区排名居首位。
(五)高标准保障资金安全。一是强化资金监管。坚持资金会审制度,强化全过程常态化监管,加大直达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规范使用,落地见效。2024年,接收直达资金XX亿元,支出XX亿元,支付进度83.2%。二是防范化解债务。按照总量适度、结构优化、成本较低、稳定持续的有效债务要求,发行债券项目,拉动经济发展;按《预算法》规定,将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并将债务收支纳入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上线全口径债务监测平台,切实防止“爆雷”风险。政府债务处于黄色合理区间,风险可控。三是加强财会监督。制定印发了《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XX市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积极开展2024年度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及财政补贴“一卡通”平台耕地地力保护基础数据核实,较好地发挥了财会监督职能作用。四是整治专项问题。成立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六个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全市各乡镇农村“三资”进行专项督查,上报问题线索16起,挽回经济损失XX元。五是规范投资评审。规范操作流程,及时受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的政府性投资项目78个,累计完成预算评审项目75个,项目报审造价XX亿元,审减金额XX亿元,审减率10.14%,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加强绩效评价。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工作,绩效运行监控覆盖率为100%。对七个单位财政资金运行进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对六个重点项目,进行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切实保障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二、2025年工作谋划
根据XX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XX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精神,2025年,全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如下:
1、全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比2024年预计执行数XX亿元,增收XX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XX亿元,比2024年预计执行数XX亿元,增收XX亿元,增长5.6%;非税收入X亿元,比2024年预计执行数XX亿元增收XX亿元,增长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