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民政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D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提升和优化民生福祉为核心目标,以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切入点,不断规范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举措、改进工作作风,优供给、夯基础、筑屏障、保民生,大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织密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安全网”,推动全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有力。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更高标准、更有质量的精准救助体系。分级别分层次制定救助措施,完善低收入动态检测信息数据,开展动态监测和主动救助,加强同市监、住建、财政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定期对纳入防返贫监测系统的人员开展比对摸排,严防因救助不及时、不到位而导致规模性返贫问题发生。优化社会救助程序,降低了申请门槛、扩大了保障范围,进一步提升了办理效率,强化了兜底保障能力。截至11月份,累计发放31176名城乡低保对象低保金XX万元;发放2154名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特困资金XX万元;发放15425名城乡残疾人两补资金XX万元;发放698人次临时救助资金XX万;为30名孤儿和58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XX万元。二是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更加明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病有所医”的目标,努力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全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工作已成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提供指引。深化乡镇敬老院资源优化配置改革,稳步推进抚北、罗湖、腾桥3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深化“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改革,在上顿渡镇杨家村、唱凯镇石溪村废弃小学和展坪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场所试点建设了3家“一老一小幸福院”,目前均已经开始运营。积极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探视巡访、时光益站及上门服务等工作,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区建成嵌入式养老院6个、城乡助餐网点2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4个。推广时光益站互助养老服务,全区已有志愿者3600余人,服务对象达8600余人,服务订单达44000余单,此项工作受到人民日报、江西日报、新华网、青年报道等媒体的先后报道,收到感谢短信500余封,锦旗50余面,已成为XX民政工作名片。全面摸排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情况并整改到位,积极开展养老领域防范网络诈骗、非法集资风险宣传,确保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三是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更加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促进发展作用,动员社会组织在慈善公益、扶幼帮困等方面积极贡献社会力量。坚持D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社会组织D组织的核心作用,今年新成立的11家社会组织全部成立了D支部。积极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完善慈善资源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联动机制,拓展慈善募捐内容渠道,精准高效配置慈善资源,推动慈善资源向基层困难群众倾斜。引导广大社工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社会服务中。通过互联网平台引流、发动D员干部带头捐、乡贤企业爱心捐、市民群众互助捐等方式引源头活水,做大慈善“蓄水池”,今年累计收到善款121万余元。四是群腐集中整治成效惠民可感。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对照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8个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292个,涉及人数712人、资金XX万元,已全部整改。重点对照公职人员及直系亲属违规享受低保,侵占、套取特困人员供养经费等方面开展3轮监督检查,发现问题89个,涉及人数179人、资金XX万元,已全部整改。对于财政供养人员违规享受民政民生资金、敬老院管理缺失等情形,如实向区纪委移送问题线索71件。修订完善《XX区低保资金发放管理制度》等制度机制57项,推动解决惠及面广、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8项,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D和政府的关怀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整治‘人情’‘关系’守护公平正义”“精准比对、动态管理、及时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等典型案例在纪委内部刊物转载;“聚焦精准救助,筑牢兜底保障”和“‘四链’融合,打造陪护就医新模式”经验做法分别被《江西日报》和《江西民政》刊登报道;“时光益站互助养老”工作受到人民日报、江西日报、新华网等媒体的先后报道。
民政工作与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民政服务对象需求和社会期待、与职责能力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兜牢底线有短板。民生任务重资金少,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老年人福利待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尤其是对于特殊救助对象回归社会难度较大。二是养老服务有弱项。养老服务方面,当前多数养老机构缺乏个性化的康复治疗、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同时养老服务一线护理人员持证比例较低、专业知识不足、队伍稳定性不高,人难招、留不住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创新治理有缺失。服务对象多经费少,基本上为专项资金,而低保等人员信息核查、慈善募捐、社会组织开展活动都需要经费保障,导致社会组织扩大公众参与、开展民主协商、化解社会矛盾等积极作用未充分发挥。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贯彻落实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大力实施民政领域民生实事,确保在民政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进展。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关于报送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XX县民政局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1.2024年1月5日,全市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建设暨社会救助工作现场会在XX召开。
2.2024年1月,XX县庄周街道二里吴社区、XX县漆园街道十里井村获评“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3.2024年3月,XX县民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获评“安徽省优秀社会工作机构”。
4.2024年5月9日,曹振萍副市长在全市占用农地修建硬化大墓等问题专项摸排整治工作督导汇报会上,对XX县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登记注册和筹资工作进行了表扬。
5.2024年5月,XX县民政局退休D支部获评“安徽省省离退休干部职工示范D支部”。
6.2024年6月,安徽省民政厅确定XX县为第二批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县。
7.2024年9月,XX县鸿福老年公寓、XX县中医院康疗中心申报的全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通过省卫健委、省民政厅验收。
一是乡镇(街道)对社会救助预警信息处置不及时。从去年开始,民政局定期通过数据比对分批次导入了大量预警信息,但各乡镇(街道)重视程度不高,未能及时处置办结,存在超时办结和长期不处置现象。
二是民政业务指导未及时跟进,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不强。部分乡镇民政工作人员调整后,县民政局没有及时跟进开展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服务能力培训,存在部分经办人员业务不够熟练、政策把握不够精准、服务效率不高。
2024年,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养老机构建设有序推进。金竹和万崇两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项目将于12月竣工。建立了城中社区厨房,并实现了城区社区全覆盖。已完成10个农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惠民小区嵌入式养老院已开工建设,12月底可完工。二是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化。结合本县实际,采取“邻里搭膳”“中心户”自主运营、老年协会自营、村(居)组织自主运营、社会化运营等多种模式。目前,全县已建成老年助餐幸福食堂80家(含26个“一老一小”幸福食堂、1个中央厨房),在运营43家,运营点全市最多,用餐老人1361人。持续推进“时光益站”服务工作,全县有志愿者1960人,志愿者团队7组,服务符合条件老年人3135人,全市排名第二。利用原县福利院提升改造为城中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同时把服务中心的厨房改造为县城区中央厨房,确保县城区10个老年助餐点全覆盖,目前用餐老人143人。三是养老机构安全不断完善。8月份集中培训全县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分2期共115人完成培训,养老护理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各养老机构都按要求配建了消防设施和进行了消防改造,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持了消防设施性能处于良好使用状态。对全县养老服务场所进行了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和宣传教育,目前未发现非法集资风险等安全隐患风险。为养老机构购买综合责任险。
一是建立儿童关爱服务保护台账。梳理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部门为儿童提供服务的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内容涵盖提供服务的主管单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及联系人等多个方面。服务资源库的建立,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满足儿童及其家庭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儿童服务资源库,我们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和有效的关爱与保护。二是组建儿童个案管理服务队伍。在三个试点乡镇,已聘任了10名个案管理社工。这些社工均顺利完成了两期省级个案管理培训。与此同时,自7月起,机构督导与县未保中心督导一起每月开展一次集体督导。这一举措为帮助个案管理社工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团队协作,并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三是构建多元化发现报告渠道。梳理了五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现报告渠道。24小时畅通乐助热线“0794-7885885”“抚州市刘莹姐姐云平台”“全县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微信工作群”3条线上渠道,“D群通”“D建+社会救助网络”2条线下渠道。通过这些渠道的搭建,确保能够及时接收来自各方的信息,为儿童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开展风险识别个案管理服务。6月份项目启动以来,三个试点乡镇儿童社工深入社区、学校以及家庭走访等方式,已完成对576名儿童的风险识别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社工们运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儿童面临的家庭环境风险、心理健康风险、教育资源匮乏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启动了76例儿童保护个案管理。个案管理旨在针对每个儿童的具体风险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保护计划,提供必要的干预和支持。通过个案管理,社工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需求和问题,为他们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帮助。
一是做好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对信息库现有地名类别、名称、罗马字母拼写、位置等基本属性信息进行系统审核,切实彰显地名信息库标准地名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为社会各界提供更为专业、优质的标准地名信息服务。按照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开展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行政区域类数据质量专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参照《江西省行政区划简册2024》,目前为止已对乐安县行政区划数据全部审核完成。二是认真推进实施“乡村著名”行动。通过VR全景拍摄与制作,加上地名含义历史沿革,在全景超清展示乡村美丽全貌的同时,也展现乡村标准名称和乡村地理实体位置。目前已完成全县16个乡镇的拍摄制作,下一步将制作覆盖我县所有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村落,发挥地名的地理标识功能,加强乡村地名与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农业产业基地等品牌建设的融合。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抖音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宣传展示使用,打造成可复制的“乡村著名行动”示范典型案例。三是积极做好边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根据《江西省民政厅关于2023—2027年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安排的通知》(赣民字〔2023〕19号)精神、《抚州市民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的通知》(抚民字〔2024〕7号)及关于印发《丰(城)乐(安)线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抚民发〔2024〕3号等文件精神,由我县民政局牵头,联合丰城市、崇仁县、新干县民政局组成丰(城)乐(安)线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丰(城)乐(安)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完成联合检查后,我县认真组织对联合检查成果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丰(城)乐(安)行政区域界线联检报告、丰(城)崇(仁)乐(安)三交点界桩联检记录表、丰(城)乐(安)新(干)三交点界桩联合检查记录表等资料成果。
一是不断完善殡葬服务设施。我县打造2个殡葬服务省级示范点,分别是乐安县殡仪馆、罗陂四村联建公墓,目前已完成提升改造,采用红叶石楠、桂花树,墓穴周边全部种植草皮,绿化率达到60%以上,墓碑全部采用卧碑。入公墓硬化道路,内设有管理用房、公厕、停车场、焚烧炉等附属设施。二是扎实殡葬领域集中整治工作。制定了“八不准”“两书”“一回访”制度,设立殡葬领域问题线索举报电话0794-6590152,并在乐安县人民政府网公布。通过下发督办单、现场指导、收缴违规收费、行政处罚等措施,已对1人进行D内警告、1人开除、2人进行处罚。通过整治,我县殡葬服务水平提升。下一步,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务求实效。进一步提高殡葬服务能力,确保殡葬改革顺利推进。三是稳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指导制定村规民约。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主要事项写入村规民约。将彩礼、操办宴席桌数、随礼、婚车、媒礼、办丧天数等用数字具体细化写入村规民约并张榜公布。村红白理事会根据群众办理喜事、丧事表现,写入道德红黑榜,道德激励和约束机制。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