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我局于2024年3月起启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024年度盟本级企业劳动用工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2024年,我局共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1次,检查任务1次,为部门内检查。
本年度共抽查各类用工企业38户,涉及劳动者7656人,其中女职工2321人,签订劳动合同7519人,参加社会保险7519人,退休返聘137人,劳务派遣人员320名。检查中,指导7家企业规范签订劳动合同,指导2户企业规范规章制度,对于存在问题的用工单位,下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建议书》,督促用人单位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的开展,引导和督促各类用人单位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规章制度,依法纠正和查处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把可以避免的劳动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通过“刚柔并济”的执法理念,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结合“为民办实事”普法活动,深入辖区企业发放各种法治宣传彩页1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80余人次。
二是落实制度,加强宣传。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贯穿到“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的全过程,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并将执法检查结果在次年进行“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同时将服务型执法融入日常执法过程中,加大执法宣传,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行政执法队伍“服”的水平和“管”的效率。
三是突出重点,力求实效。今年以来,我局整合执法力量,派出执法人员20余人(次),对投诉集中、涉案金额较大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增加巡查次数,科学协调日常投诉举报来访案件和执法检查工作,确保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圆满完成。
一是在检查中发现个别企业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如:某宾馆在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工资标准、及发放工资日期。二是个别用人单位在制度劳动用工规章制度中,仍然存在罚款情形表述,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或不定时计算工时制未报请当地人社部门审核。针对上述违法行为,经我局现场指导并制发《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2025年,我局将继续加强抽查力度,保质保量完成40%的抽查目标任务。并根据2024年度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结果,对评定为B级用人单位,增加检查频率。同时,对投诉多、隐患大、有失信行为等情况的市场主体,增加抽查频次,加大检查力度。开展涉及林业、交通、水利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检查结果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盟人社局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对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进一步形成监管合力。继续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全面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向深层次迈进。
2024年10月21日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怀化市及XX市委决策部署和上级人社部门要求,聚焦“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推进“五新四城”战略,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紧贴中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服务民生保障,以创建“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为主要抓手,实干争先,奋激共进,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XX篇章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2023年我局承担怀化市绩效考核各项指标均排在A类县市前三名,并获得2023年度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县(市区)“优秀”等次;在怀化市2023年第一、第四季度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工作考核分别获先进县(市区)二等,并给予我局奖励资金20万,我市给予19个被评为先进乡(镇)发放奖励资金80万元;XX市“黔阳果农”劳务品牌成功获评省级劳务品牌;“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扬等殊荣。
2024年,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人社部门精心指导下,紧密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引才育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主责主业,勇担使命,积极作为,各项工作有序有为有效,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撑。
一是多元引才,人才水平有提升。强力实施人才净增计划,擦亮“职选XX”引才品牌,全年赴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省内外30余所高校开展引才活动40余场次,截至11月底全县新增参保大学生1993人,发放大学生就业补贴XX万元,正在发放公示XX余万元,惠及大学生1244人,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民营企业100强,极大吸引大学生来XX就业创业,连续三年实现人才净流入。强力实施医学类人才引进攻坚行动,相继开展医学类“凤凰城引才”计划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卫生领域在去年引进8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引进8名,引进数量各县区前列,进一步充实医学工作力量。二是多元培育,队伍建设有提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壮大行动,鼓励10余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组织40余名重点企业职工参加市级“金蓝领”培训等重点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060人,保障了技能人才梯队平稳增长。积极做好重点人才工程培养选拔工作,推荐申报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人,齐鲁首席技师3名;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2名,东营市技术能手4名。三是多元创新,人才服务有新成效。持续加强人才培养载体建设,顺利完成10家到期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的定期评估工作,同时新增备案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企业4家,自主评价备案企业总数达到31家。
一是聚力发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推行岗位转移一批、公益岗位保障一批、经营主体带动一批、项目工程吸纳一批等“六个一”精准服务模式。1-10月份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519人,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全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持续深化。全年计划开发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1151个,目前已开发安置1131人,均已完成岗前培训并上岗,城镇公益性岗位11月30日前完成人员岗前培训并组织上岗。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发管理工作,创新制定了《进一步规范城乡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的意见》《乡村公益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关于建立人社领域违规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协作机制的办法(试行)》等3项机制和方案。二是精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一对一、面对面”主动上门宣传人社惠企服务政策,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1-11月份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XX万元,企业新聘用大学生人才补贴XX万元,创业担保贷款XX万元,惠及企业230余家,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摸清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技能培训需求,组织1641人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96余人参加创业培训。三是常态化保障服务企业用工。双线驱动促进岗位精准匹配,线上线下发布企业招聘岗位28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30余人;线下组织招聘活动进社区进园区60余场次,实现岗位精准匹配。积极推进“社区微业”工作,依托社区D群服务中心,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展专项服务系列活动。目前津兴社区、新合社区2个城市社区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在持续运行好已建成的2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步在5个城市社区铺开。
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启动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利用大数据比对分析,实施“政策找人”专项行动,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1-10月新增参保登记并已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62家,全县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4万人、16.89万人、3.89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长。二是社会保险待遇兑现精准高效。1-11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放待遇XX亿元,工伤保险发放待遇XX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率和准确率均为100%。三是社保经办服务呈现出新面貌。1-11月高标准落实惠企惠民政策,为822家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XX万元,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XX万元,及时为3465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监测帮扶对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员等群体代缴养老保险金XX万元。出台了《XX县整治骗取套取社保基金问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静默认证、上门服务、村居联系等多措并举开展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健康运行。
一是完善治理欠薪体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建立健全源头管控机制,从源头上降低向国家欠薪平台反映线索,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群体利益。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提速办理信访案件、欠薪平台、群众来访、民生热线等4类投诉,有效化解欠薪矛盾。1-11月份,共为企业职工、农民工追讨工资XX余万元,涉及劳动者50余人。二是加强用工指导和风险监测。积极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全程网办”,全县劳动用工备案企业共1283家,涉及劳动者19766人,新增用工单位44家,新增劳动合同签订职工1293人。三是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坚持快立、快审、快结的办案原则,积极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11月份共受理案件254件,现已办结215件,39件正在办理中,案件按期结案率为99%,调解成功率为76%。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确定在津五路中段改造项目和庄科水库工程2个重点项目,设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站。
一是违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方面。抽调10人成立专班,开展了工伤保险待遇疑点数据核实和工伤保险经办内控自查自纠,对上级推送的73条疑点数据、73人进行了核实比对,针对近10年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1383人次,逐人逐环节进行排查。制定了《社会保险经办岗位权限管理制度》《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信息共享机制》《工伤待遇支付定期稽核机制》等3项机制或方案,1人违规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从2024年10月起每月通过法院返还XX元。二是套取职业培训补贴方面。对近4年来领取职业培训补贴的6483人,重点核查了上级推送的11条疑点数据,同时制定《XX县以工代训政策落实“回头看”工作方案》,通过采取审核原始档案、查阅电子文档、比对社保系统数据等方式进行了逐人核查。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查摆问题均已整改到位。三是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方面。利用城乡公益岗精准管理系统、社保系统、工商信息系统、官方信息发布渠道等多方面数据,对全县5256名“公益岗”开展了信息比对等工作,同时成立7个公益性岗位突击督导组,每个督导组每月至少1次到联系乡镇街道,随机抽选2-3个村进行现场督导,加大公益岗管理问题排查力度。集中整治以来已到乡镇街道突击检查22次,共清退到龄人员15人、不能胜任工作岗位5人。制定了《进一步规范城乡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的意见》《乡村公益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关于建立人社领域违规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协作机制的办法(试行)》等3项机制和方案。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