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目标,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落实成都市营商环境1.0、2.0、3.0政策,先后获得了“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天府旅游名县”“文化金融特色示范区”等荣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持续优化我区提升营商环境,我区先后组织开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题协商、社会评价、调查研究、效果评估等一系列调研活动,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了下一步XX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思考。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标目前国内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和部分领域优势明显的城市,对其先进经验进行充分借鉴。在优化体制机制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制度建设,北京、上海均制定地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启动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前期研究,深圳也将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列入地方2020年度立法计划。在打造数字效能政府方面,重点城市纷纷以建设“数字政府”为核心抓手优化营商环境,如广东“数字政府改革”、江苏“不见面审批”、浙江“最多跑一次”、贵州“集成服务”、上海“一网通办”、安徽“智慧政务”等创新经验,都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获得感”。在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方面,重点城市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逐步完成从管理型政府“主体角色”向服务型政府“客体角色”、从政府供给到企业需求导向的转变。如北京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上海提出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