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研究
2024-10-27 09:10:04 683

 

 

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是事关D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也是我们D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把年轻干部培养好、选拔好、管理好和使用好,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是各级D委和组织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今年4月以来,课题组以XXX市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系统调研,并对做法、成效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现实意义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D,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XXX是全国、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市之一。同时,省委省政府对XXX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的目标定位,这对XXX的干部队伍结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上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作为保障,特别是需要培养选拔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年轻干部队伍,给领导班子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保证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始终坚强有力、奋发有为,从而适应XXX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储备高素质后备干部和常态化培养年轻干部的必然要求。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同志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改革开放时期,同志反复告诫全D:“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D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D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同志严肃指出:“培养D和人民放心的接班人,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庄严责任。”D的十六大后,以同志为的D中央与时俱进地推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大规模地培训干部,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干部培养链。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高度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指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我们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历史实践证明,年轻干部作为后继力量,如果储备培养跟不上,干部队伍就会青黄不接、年龄断档,影响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级D组织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勇于承担责任,着力储备高素质后备干部和常态化培养年轻干部,保证D的事业薪火相传。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改善领导班子及队伍结构的现实需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基础、是根本,是大计、是长策。D的十八大以来,XXX市紧紧围绕好干部标准,改进后备干部工作,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推动落实常态化配备目标,年轻干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管领导班子基本形成了老中青年龄梯次结构。从现实情况看,年轻干部普遍受过高等教育,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改革创新意识较强,有知识、有活力,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是各条战线上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机制,打破政策壁垒,畅通选拔渠道,形成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有利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知识、专业、来源等结构,提升班子队伍整体素质,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提高管D治D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二、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队伍的XXX实践

近年来,XXX市在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工作中,结合实际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打牢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基础。目前,全市共有45岁以下正处级领导干部36名,占同职级干部的17.5%(其中35岁1名、占0.49%,36至40岁7名、占3.9%);40岁以下副处级领导干部95名,占同职级干部的17.7%(其中35岁以下16名、占3%)。配备30岁左右的乡镇(街道)D政正职7名,占75个乡镇(街道)148名D政正职的4.7%。

(一)以制度机制为要,打牢储备培养年轻干部队伍的组织保障。制定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培养选拔目标,落实培养选拔责任,制定培养选拔措施,着力培养选拔了一大批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年轻干部队伍。建立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岗位分析机制,在日常干部调整中,根据空缺岗位和年轻干部的专业特长、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等,适时进行提拔使用。建立市管后备干部和中长期培养对象调整储备机制,坚持动态跟踪调整,坚持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及时把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关键岗位和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干部库,夯实年轻干部储备。定期集中开展市管后备干部和中长期培养对象推荐考察工作,调整建立后备干部库,新一轮集中调整共储备45岁以下的正处级后备干部48名,40岁以下的副处级后备干部62名,35岁以下的副处级中长期培养对象46名。

(二)以教育培养为先,筑牢储备培养年轻干部队伍的思想基础。XXX市大力传承和弘扬杨善洲精神,以D委(D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D日活动等为抓手,加强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增强D性意识,提升素质。坚持集中培训,重点培养,2016年以来,每年组织举办1期市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干部90名。市委着眼于XXX主动服务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在全省率先与高校合作举办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语种实用人才出国培训班。2015年以来,共选派36名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印度企业发展学院和缅甸曼德勒外国语大学进行为期2年、1年的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参训学员分配到商务、外事、园区等沿边开放建设的第一线,开展实践锻炼,发挥作用。与云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通过定向委培的方式,培养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等专业高层次人才,提升在职年轻干部的学历学位和专业化水平。强化选调生培养选拔工作,组织开展选调生队伍调研,确定选调生短期、中期、长期培养目标,记录好“成长档案”,优化好成长路径。2012年以来,全市共招录55名选调生,目前已提拔使用9名。

(三)以实践锻炼为根,搭建储备培养年轻干部队伍的成长阶梯。将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根本路径,始终把经济发展一线、项目建设一线、脱贫攻坚一线、矛盾纠纷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阵地,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开展实践锻炼,着力提升了年轻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目前,全市共派出20名科级以上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中央和省直单位挂职;选派25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驻点招商;选派一大批年轻干部到XXX工贸园区项目建设一线、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一线和市扶贫、住建、信访等部门锻炼;通过选派干部到农村任第一书记、无基层工作经历干部“逢提必下”等方式,安排6批次913名干部到县乡村挂职锻炼。

(四)以选准用好为本,构建储备培养年轻干部队伍的选拔体系。抓住关键节点选拔年轻干部。以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集中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在2011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全市大胆配备了30岁以下乡镇D政正职20名,占乡镇D政正职总数的11.4%,有效夯实了处级年轻后备干部基础;在2016年和2018年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时,新当选的55名县(市、区)D委常委中,35岁以下5名、占9.1%;新当选的35名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5名、占14.3%;新当选的72名乡镇D委书记中,35岁以下21名、占29.2%;新当选的72名乡镇长中,35岁以下25名、占34.7%。2017年以来,市级相继出台了脱贫攻坚第一线选拔任用干部和对干部进行责任追究的相关意见,坚持把脱贫攻坚第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年轻干部的前沿阵地,树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育才、识才导向,切实把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建立健全分析研判机制,采取年度考核、干部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优秀年轻干部情况。2018年初,由市委组织部领导带队,组建10个工作组,开展全市优秀年轻干部调研工作,发现和储备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其中37岁以下的副处级干部33人,35岁以下的正科级干部105人。

(五)以严管厚爱为重,夯实储备培养年轻干部队伍的管理基础。建立一对一帮带制度,由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对新进年轻干部进行一对一帮带,为其传授经验、助其解决困难。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咬耳扯袖常态化,采取定期与适时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对思想出现滑坡苗头、工作出现问题的年轻干部及时指正,对工作表现好的加以鼓励,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强化年轻干部考核。注重看年轻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担当、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定力、在推进重点工作中的能力水平,坚持“什么人能解决问题就用什么人”的用人思路,让能干事、干成事者有舞台,对工作不在状态、违规违纪的年轻干部,坚决予以从严查处。市委先后出台了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办法,为年轻干部担当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