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制度正式建立。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国从根本上实现了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绝大多数人受压迫被剥削到中国共产D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跨越,这在几千年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实现了中国制度的伟大变革。”
70年来,在中国共产D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彰显独特优势,是我们D领导人民在人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发展史乃至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D领导人民经过民主实践的长期探索逐渐建立起来的。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D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到解放战争后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普遍召开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都是中国共产D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总结中国近代发展的历程和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的实践可以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推动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组织功效。我们D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各国家机关职能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我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坚持中国共产D领导、保证D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显著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D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维护D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D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从制度上法律上坚持和巩固D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确保D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确保D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确保D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保证D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动实践,巩固了D的执政基础,强化了D的执政权威,提高了D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全新制度,其制度优势体现在:将规则、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确保D的意志和人民意愿得到有效实现,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显著优势。”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修改法律和法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国家机关依法履职。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有利于促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有利于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保证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框架下有序运行,其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监督宪法实施、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运行方面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和实践,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机统一起来,有力保障了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