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干部政治素质考核案例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
2024-08-20 08:40:02 684

 

 

同志们:

新时代的干部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的要求落实到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即干部的行为规范要求,这也是干部考核的重点内容。《公务员考核规定》第35条明确:“公务员的考核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素质和工作实绩。”新时代细化干部考核工作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落实素质考核。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2024年全市干部素质考核案例研讨班。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专题辅导,希望通过此次研讨,我们能够进一步提升干部的素质,推动我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干部素质考核的时代背景

考核是导向,也是“指挥棒”。中国共产D的属性要求必须重视建设,建设落地见效的有效抓手是干部的素质考核。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赖于素质考核的引领、规范和约束。

(一)中国共产D属性决定了重视素质考核

中国共产D的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D,“马克思主义政D突出的‘性’是塑造‘定力’的关键,更意味着中国共产D始终旗帜鲜明讲”。中国共产D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仍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D始终保持定力。从政D的自我建设来看,个体D员的品质塑造是保持D的先进性,确保一个政D定力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D员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方面的定力塑造要求,必然要体现在干部管理工作中。检验干部是否保持定力的主要手段,就是在干部考核工作中强调干部的素质评价。因此,新时代干部考核强调素质标准,是中国共产D全面从严治D、保持政D定力的必然要求。

(二)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强调素质考核

在D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素质”第一位就是素质要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必须以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建设摆在首位。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意见》,强调把标准和要求贯穿融入公务员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国外公务员制度的经验教训也表明,干部队伍的素质是确保公务员制度实现引领的根本因素。考核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素质考核是贯彻落实标准和要求的有力抓手,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必然要求进行素质考核。

(三)解决干部队伍中的突出问题亟须素质考核

2014年,在D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D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纪律和规矩时谈到“七个有之”,直面这些问题,需要全面加强和规范D内生活,严明纪律,提高干部素质。

干部素质考核是“指挥棒”,素质考核的指标表明了干部需要遵守的纪律。干部素质考核是风向标,素质考核结果的运用有助于形成鲜明的导向,促进干部提高站位,把准方向,坚定立场,明确态度,严守纪律,培养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

二、新时代干部素质考核的理论逻辑

新时代干部素质考核的理论逻辑重点回答的是“考核什么”的基本问题。首先,进行考核的前提是素质可以被清晰界定,即需要明确素质是什么。其次,考核体现的是具体发展阶段对干部的不同要求,其重点是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明确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素质评价标准是什么。最后,任何考核都要落脚到具体的考核指标上,即需要明确素质考核的指标是什么。

(一)素质内涵的相关界定

从D的报告来看,“素质”的提法主要出现在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中,通常采用列举法来说明素质的内容。比如,1992年D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对D政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具体表述为“通过学习,使广大D员干部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提高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2017年D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突出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D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D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从法律法规来看,“素质”的提法主要出现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的相关法律法规当中,通常采用分解评价维度的方式来阐释素质。比如,1998年的《D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用的是“思想素质”,包括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方向和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品德和道德品质四个方面。再如,2019年的《D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27条明确,“突出标准,注重了解理论学习情况,深入考察忠诚、定力、担当、能力、自律等方面的情况”。

从研究成果来看,既有研究中关于“素质”的界定既包括概念界定的思路总结,也包括具体的概念界定。比如,有学者查阅了近三十年发表的论文与近十年的《组工通讯》,总结了关于素质定义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将素质等同于‘思想素质’,仅关注思想观念,以诠释性定义把素质的内涵解释为一种认知、态度和理想价值观的综合。另一种是将素质作为传统干部考评内容‘德能勤绩廉’中‘德’的一部分,通过描述性定义来解释与品德交叉部分中的素质结构。”还有学者认为:“素质作为从事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要件,就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对其心理、行为具有稳定作用的内在品质,是人在方向、立场、信仰、态度及相关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性体现。”

(二)干部素质评价标准的演变

素质概念的内涵随着不同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有学者认为,“素质这一概念在‘干部素质’‘德才兼备’等概念中演变产生,其中‘标准’是贯穿D的发展的主心骨,‘群众路线’是不变的宗旨”。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干部考核工作涉及到的主要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梳理干部素质评价标准发展变迁的逻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