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词
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夯基垒台,立柱架梁,革故鼎新,不走弯路,掌握主动,先行探索,变中求新,创新竞进,筚路蓝缕,手胼足胝。
老树新枝,凤凰涅槃,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勇立潮头,守正开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澎湃动力,彰显实力,标注动力,激发活力,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踏实做人、潜心干事、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心存敬畏、奋发进取、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担当作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敢为善为、勇挑大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学修身、转换思维、灵活创新、推动改革、探索破冰、不负所托、爱D为D、敢于负责、善于作为、奋斗奉献、无畏向前、开拓创新、勇立潮头、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乘势而上、锐意创新、敢为人先、蓬勃向上、抓住机遇、乘风破浪、追风赶月、坚定信心、明确方向、接续奋斗、崇德向善、德才兼备、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迎难而上、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心胸开阔、积极进取、廉洁奉公、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水滴石穿、久久为功、锲而不舍、业精于勤、脚踏实地、永葆初心、勤勉实干、慎独慎微、怀德自重、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沉下身子、扎根基层、担当尽责、主动作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夯实理论、追求理想、真抓实干、挺膺担当、甘于奉献、恪尽职守、严谨务实、勇于攀登、心存理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英勇顽强。
下好“先手棋”,织牢“防护网”。想出“金点子”,拿出“好招数”。不编“花篮子”,不搭“花架子”。啃下“硬骨头”,打败“拦路虎”,闯出“深漩涡”。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绘制“施工图”,亮出“责任图”,细化“进度图”。敢啃“硬骨头”,敢挑“硬担子”,敢攻“硬任务”。愿为“渡人梯”,乐做“嫁衣裳”,甘当“铺路石”。打通“断头路”,疏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敢闯“无人区”,敢破“天花板”,勇当“探路者”。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善打“整体战”,能出“组合拳”,会奏“交响乐”。
学习好“必修课”,运用好“教科书”,补充好“营养剂”。注入了“清醒剂”,擘画了“路线图”,发出了“动员令”。
二、好句
动员号召
1.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
3.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4.改革不是改向,而是改错;改革不是换人,而是换脑;改革不是松绑,而是加力。
5.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敢于破藩篱、除障碍、清淤塞。
6.改革要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7.改革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改革是破旧立新的过程,要敢于破旧立新,敢于突破陈规陋习,敢于挑战既得利益。
9.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毒、敢于壮士断腕。
10.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11.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12.改革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斗争。
13.改革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智慧,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毅力。
14.改革是一场接力赛,每一代人都要跑好自己的这一棒。
15.改革不是花拳绣腿,而是真刀真枪,要敢于向沉疴痼疾开刀,敢于向利益集团亮剑。
16.改革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17.改革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发展的最强音,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18.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19.身到心到,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切实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20.新征程上,高扬改革之帆、把稳发展之舵、紧握奋斗之桨,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奋力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21.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开放信心,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23.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
24.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D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25.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2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
27.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28.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29.D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30.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31.实践充分证明,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D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2.深化D内法规制度建设改革,做好顶层设计、查漏补缺、提质增效文章,面向实践需要,及时将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全面从严治D在法规制度轨道上向纵深发展。
33.中国共产D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将坚持和加强D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4.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努力化危为机,解决一系列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培育强劲持续的发展新动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D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6.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7.要有钉钉子精神,落实落细改革主体责任,抓好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既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又要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搞好精装修,打通制度堵点、抓好制度执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38.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和加强D的领导,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
39.要时刻保持解决大D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D,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保持D的团结统一,确保D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40.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改革进行到今天,抓改革、抓落实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41.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既要带领大家一起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又要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不能高高在上、凌空蹈虚,不能只挂帅不出征。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42.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
43.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必须清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和卡点,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关键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只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能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44.改革需要全时段推进、全方位协调、全过程监控,时不时给大家拧拧螺丝、敲敲脑袋,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45.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
46.改革需要有跑马拉松的准备,调整呼吸,保持节奏,释放动力,修正策略,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蹄疾步稳地前进。
47.当改革棋至中盘,由顶层设计走向实操层面,我们尤需注意从抓改革方案制定入手,全面彻底、步步深入,一直抓到部署实施、政策配套、协同攻坚、督察落实,保证改革举措善始善终。
48.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
49.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对制度的调整或创新,最终都要以制度形式固定延续下来。改革要算大账,算总账,就必须破字当头,有破有立,破的是一亩三分地的藩篱,动的是一亩三分地的奶酪,立的是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破的是只顾当下的藩篱,动的是眼前利益,立的是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观。
50.强化“不怕出头”改革精神,拿出“不断更新”改革举措,取得“不可逆转”改革成果。
51.激发改革者“想干事”的热情,增强改革者“能干事”的本领,营造改革者“干成事”的环境。
52.以更强的改革自觉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多的改革硬招增动力、激活力,以更大的改革定力抓落实、求实效。
53.做改革开放路上坚毅的“忠实信仰者”,做改革开放路上有担当的“仰望星空者”,做改革开放路上只争朝夕的“脚踏实地者”。
54.在谋划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
55.把改革难点当“铺路石”,把改革痛点当“磨刀石”,把改革堵点当“试金石”。
56.打破“卷帘门”,在审批改革上做到真便利,打破“玻璃门”,在准入改革上做到真放宽,打破“旋转门”,在综合改革上做到真合作。
57.深化改革脑子要转起来,更新思路寻出路;深化改革身子要动起来,真抓实干干到底;深化改革步子要快起来,追赶超越勇争先。
58.改革越是困难面前越要勇挑重担,改革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担当作为,改革越是紧要关头越要迎难而上。
59.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深化改革,以“慢不得”的危机感深化改革,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深化改革。
60.改革精神更饱满,改革士气更振奋,改革价值更笃定,改革力量更澎湃,改革智慧更丰富,改革步伐更坚定。
61.盯住改革重点任务“深督”,瞄准改革责任主体“严督”,聚焦改革难点堵点“真督”。
62.立下改革“愚公志”,确定改革“路线图”,绘好改革“时间表”,落实改革“任务书”。
63.改革要在“放”字上下大功夫,改革要在“管”字上做好文章,改革要在“服”字上闯出新路。
64.胸怀大局,登高望远,因势而谋抓改革;把握大局,明辨方向,应势而动抓改革;服务大局,切中要害,顺势而为抓改革。
65.制定下达改革“作战书”,选好配强改革“先锋官”,严明改革督查“调度令”,激发改革推动“战斗力”。
66.营造“敢干”的改革氛围,激励干部勇创新、大胆闯;强化“实干”的改革劲头,推动干部出实招、求实效;筑牢“苦干”的改革精神,引导干部持续抓、抓到底;提高“善干”的改革本领,促进干部能战斗、打胜仗。
67.以思想再解放推动改革更深化,以开放再扩大推动改革更深化,以创新再提速推动改革再深化。
68.抓改革、重实效,不能一味强调“精品”;抓改革、重实效,不能片面追求“极限”;抓改革、重实效,不能刻意要求“超越”。
69.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跑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棒”,走好深化改革“关键一程”。
70.锚定更高的改革标准,勇挑更重的改革担子,展现更大的改革成效。
71.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化改革,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深化改革,以苦干实干的劲头深化改革。
72.抢抓改革新机遇,展现改革新担当,实现改革新作为,开辟改革新境界。
73.改革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改革要一锤接着一锤敲,改革要一棒接着一棒跑。
74.咬定改革目标打攻坚战,瞄准改革任务打歼灭战,集中改革力量打合围战。
75.解放思想谋改革,放开手脚抓改革,迎难而上促改革。
76.高标准设计方案,高标准推动实施,高标准检验成果。
77.我们D领导的改革历来是全面改革。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能把这说成是不改革。我们不断推进改革,是为了推动D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声”,不能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78.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我们要坚持D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长期坚持,决不动摇。
79.D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80.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81.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82.要加强改革前瞻性研究,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守正创新、开拓创新,更加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强斗争本领,拓展政策空间,提升制度张力。
83.要激励干部作为,拿出一些专门的举措来,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84.要提高站位,勇于推进改革,敢于自我革命。
85.指导和推动地方改革要注意分类指导,既要有全局的统一性,也要有局部的灵活性,发挥好导向和激励作用。
三、工作(经验)总结
1.这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我们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坚持加强D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2.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3.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D的领导,越要确保D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4.改革开放是D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回望过去40多年,我们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5.说到困难,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困难?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人民的期盼、时代的要求就是动力源,孕育和创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只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能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6.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机制引导经营主体行为,形成相关利益格局,决定发展方式形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已经不可能像高速增长阶段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生产率的提高。只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破除原有发展方式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和利益结构,就能促进发展方式摆脱原有路径、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7.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引领未来。D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D中央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动摇、不偏轨、不折腾、不停顿,确保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8.“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以……为核心的D中央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全面深化改革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深入推进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公共文化、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9.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D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D中央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10.“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D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D中央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方法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胜利。
11.以敢于领先之魄力、敢闯敢试之作为,争当改革开放先行者、排头兵;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做到了“上”与“下”的良性互动;坚持重点突出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做到了“点”与“面”的同向发力。
12.改革决心大,思想上就要同心同德;改革方向明,目标上就要同心同向;改革要抓实,行动上就要同心同行。
13.“敢干”是改革前提,“实干”是改革关键, “苦干”是改革路径,“善干”是改革方法。
14.深化改革要“活起来”,决不允许推起来“打太极”;深化改革要“快起来”,决不允许拖起来“赛蜗牛”;深化改革要“实起来”,决不允许躲起来“藏猫猫”。
15.改革要有志在必得的志气,改革要有压倒一切的气魄,改革要有敢于拍板的担当。
16.学习的深度决定改革的成就,理解的深度决定改革的成色,思考的深度决定改革的成败。
17.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如果不顾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
18.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D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操作能力和执行力,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准确落实到位。
20.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
21.要把改革方法搞对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D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结合,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各领域改革进展,形成整体效应。
22.要把接续推进改革同服务D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任务,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要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提升改革综合效能。要把推进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起来,深入研判改革形势和任务,科学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时机、方式、节奏,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要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
23.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继续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不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
24.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25.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D的领导下推进。
四、意义阐述
1.跑腿少了,创业一身轻;大片多了,观众过足瘾;裁决快了,纠纷不闹心;门槛低了,积分当市民;校舍新了,老师愿留村;出诊勤了,医生似家人;书记强了,老乡有奔头;河长来了,水质三级跳。
2.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3.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时代的呼唤。
4.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以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5.恩格斯说过,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正是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能力,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始终能够适应变化、充满生机活力。
6.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改革开放是D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8.改革胸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改革谋划观古照今、继往开来,改革境界经纬天下、囊括四海,改革初心聚焦人民、矢志复兴。
9.为推动改革提供了“金钥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助推器”,为引领改革提供了“导航仪”。
10.改革开放是前进的动力,改革开放是战斗的号角,改革开放是团结的纽带,改革开放是奋斗的目标。
11.深化改革要让责任一贯到底,深化改革让温度一热到底,深化改革让措施一抓到底。
12.统一了改革思想,凝聚了改革共识,增强了改革信心,鼓舞了改革斗志。
13.首创性改革,引领性改革,开拓性改革。
14.改革要有新开拓,改革是第二次觉醒,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15.改革只有一个方向,为人民改革,这是改革的唯一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唯一立场。
五、内涵特点
1.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
2.问改革之效,强改革之识,聚改革之力。
3.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方能干群一致,上下同心,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可期,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可待,实现中国梦想的未来可望。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5.中国的改革本身就是循着由易而难、先试点后推广、先局部后全局的顺序展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