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理论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7篇)
2024-07-22 09:50:01 764

 

 

“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理论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

 

 

 

 

 

 

 

 

 

 

 

 

 

2024年1月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

人口高量发展1

南京大学原

D

委书记洪银兴:

经济和化共同3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

区域协对高质发展的撑作用5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

有效益资提高要素生7

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昌文:

技创新领现代产业体建设8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D

委书记刘冬梅:

实现高平科技立自强9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

推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10

 

“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理论座谈会发言摘编

(人民日报,2024年1月15日)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

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获取了大量详实的人口统计数据,为D和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人口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为此,需要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优化生育政策。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监管,严格规范相关技术应用。要继续加强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适当延长在园时长或提供托管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拓展人口质量红利。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我国的突出优势。同时,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通过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等,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支持“银

 

发族”再就业,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这有利于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商业养老保险和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积极发展贴近需求的社区养老等服务,规范中高端机构养老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配备辅助器具和防走失装置等设施设备。支持养老器械、家具的研发与生产。

 

 

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

南京大学原D委书记洪银兴

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苏杭为代表的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人文经济学,对于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