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D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重大任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一重要论述既标定了新征程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坐标,也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所谓民族复兴重任就是要求干部队伍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本领,能够承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能在社会前进中通过接续奋斗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干部是D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能,肩负着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任务,是推动D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素质能力高低既关乎自身发展,也关乎D和国家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
D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在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为新征程进一步加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开拓了路径。
1.新时代D的组织路线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D的组织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D的重要武器,其重点任务就是指导和推动干部队伍的建设。D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拥有9804.1万名D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D,离不开D的正确组织路线的指导。D在成立初期就开始孕育并在D的六大提出了D的组织路线概念。D的十八大以来,完整阐释D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和“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的新时代D的组织路线。这既是D的历史上一次跨越式的理论创新,也是D首次从治理源头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的根本遵循和实践路径。2020年6月,提出了贯彻落实新时代D的组织路线的“五个抓好”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坚持D管干部,坚持用D的科学理论为干部队伍“凝心铸魂”,选任干部既要重品德又要重才干,为马克思主义政D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一条新路径。
2.明确了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干部标准体系。为解决干部队伍建设标准不够细化、导向不够具体等问题,在承继“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选贤任能”等传统干部队伍建设标准的基础上,系统思考并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等重大问题,建立了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包括共性标准、细化标准和个性标准的好干部标准体系。共性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体现了D对干部队伍建设各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准则。细化标准是从不同角度对好干部标准内涵不断深化,包括“三严三实”“四有”“四个铁一般”“四个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等具体要求,与“五条标准”统分结合、互相支撑,极大提升了好干部标准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个性标准是根据干部队伍门类众多、领域宽广、职责各异的特征,对不同系统、不同领域干部队伍建设的差异化要求,比如,要求组工干部要“讲、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等,让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体系更加生动立体,更具有针对性。3.重塑了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能力构成体系。为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对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目标。“高素质”是要求干部要信仰坚定、过硬、工作积极、敢于担当等,其中标准是首要素质。“专业化”是要求干部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精神和作风等,是以高素质为统领,要求干部既要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与高素质专业化建设目标相匹配的是干部能力构成体系。为了主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培养新时代好干部这条逻辑主线,对干部队伍能力要求进行由低向高的逐层架构和系统性提升。从改革所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三种能力,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种能力,再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学习、领导、改革创新等“八项本领”和、调查研究等“七种能力”,共同形成了新时代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完整论述,并成为指导新时代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具体指南。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