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审计干部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D的XX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D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D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推动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推动审计整改,审计成果运用更加权威高效,有效保障X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全市审计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对审计机关提出的“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重要要求,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市报送X市审计局的1个审计项目、2个审计案例,全部获评优秀项目、优秀案例。报送X省审计厅研究型审计论文3篇,经验介绍类4篇,审计案例故事1篇,先后被《X审计》《审计内参》等业内权威平台采用,并连续8年获得X市审计系统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第一名,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聚焦“理论武装”,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第一议题”,及时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X市委及X市委安排部署。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以落实关于审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目标,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聚焦“规范高效”,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把贯彻落实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作为重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讲政治要求贯穿请示报告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做到应请示尽请示、应报告尽报告,积极构建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统一高效的一体化工作体系。2023年以来,按时向上级审计委员会备案审计项目计划及审计报告,填报计划统计报表。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审计要情、专报共5篇,均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聚焦“协作联动”,充分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优势。持续加强市委审计委员会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联动,全年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3次,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1次,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平台作用,优化“审前充分协商、审中协作配合、审后结果共用”的工作协作配合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增强协作监督合力,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新格局。
2023年,紧紧围绕X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共开展审计项目46个,审计共发现问题405个,查出违规问题金额576.23万元,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6.55亿元,促进节支挽回或避免损失等2086.05万元,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73条,谈话处理2人,免职1人,移交市纪委监委问题线索6条。上半年,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召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进点见面会,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主持专项审计启动会。下半年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学习,并先后听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汇报、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汇报,对有力推动审计监督任务完成给予高度支持。
聚焦重要政策措施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2023年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安心托幼行动”、洪涝灾害资金、干旱灾害资金等审计,重点关注相关政策落实、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提出审计建议7条,加快资金支付61万元,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促进各乡镇、部门单位规范高效管理使用专项财政资金,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聚焦财政运行管理,推动财力高效配置。重点关注市级财政管理,深化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共发现问题92个,提出审计建议46条,查处违规问题53.18万元,管理不规范问题5.61亿元,非金额问题58个。审计期间追回财政资金52.66万元,加快资金支付1.13亿元,督收非税收入88.88万元,推进54项在建工程,2.81亿元资产转为固定资产,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同时,重点关注知识产权资助奖励、人才住房补贴及信息化项目建设等资金方面,助推节约财政资金432.23万元,促进奖励资助资金精准发放,提升资金使用绩效,避免财政资金损失浪费。
聚焦权力制约,促进领导干部守规尽责。2023年共审计20个单位的28名领导干部,包括16个市直D政工作部门或单位、3个乡镇和1个国有企业。审计共提出问题221条,查出违规问题金额523.05万元,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10053.69万元,另有非金额计量问题103条,提出审计建议80条,提交审计专报2篇。其中对农业农村局所属5个正科级二级机构开展延伸审计,揭示其存在问题,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局部门主管责任。通过审计,重点揭示了被审计单位在部门预算管理、重点项目、重大支出、“三公”经费、津补贴、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审计共促进增收节支404万元,建章立制57项。制定出台《X市关于推进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工作方案(2023—2027年)》,持续开展任前告知和离任交接工作。对40家单位59名领导干部开展任前经济责任告知和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工作,构建了“任中审计为主,离任审计为辅,经济交接为补充”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格局,促进了干部规范用权。
聚焦民生福祉,加强审计监督。助力乡村振兴,对X市2021至2022年度衔接资金及政策执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共发现问题22个,管理不规范金额468.75万元,提出审计建议3条。关注风险防范,对3家涉及信息项目建设的单位进行审计,重点关注资料保存、运行使用效率、运行安全漏洞等方面,审计发现主要问题6条,提出审计建议6条。聚焦生态环保,选取X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审计发现问题15条,提出审计建议3条。此外配合上级机关开展对X县委书记、县长的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工作,为更好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聚焦政府投资项目,助推资金使用绩效。全年开展投资审计监督项目9个,涉及具体工程项目56个,重点关注教育、交通、安置房等政府投资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金额18.79亿元,发现问题95个,问题涉及金额4646.51万元,提出审计建议40条,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1份,审计专报2份,审计要情1份。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挽回财政损失641.38万元,制定相关制度文件4个,移交市纪委问题线索6条。
聚焦监督指导,提升全市内审工作质效。按照《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完成我市审计监督对象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和备案工作,发现问题金额2051.75万元,问题52个。指导卫健委开展全市卫生系统医疗领域内部审计工作。持续落实《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培训计划相结合,开展全市内部审计培训班1期,培养并发展内审专职人员22人。与审计项目实施相结合,以审代训,对X中学、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融媒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文联六家单位的内审工作进行全面指导,通过监督培训指导,促使各被审计单位内审职责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推动市直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为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作,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积极做好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督的贯通协作,优化协作流程机制,强化巡审联动、审财联动、审统联动,充分发挥“政治体检”与“经济体检”的监督叠加效应,推动构建优势互补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会同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分别制定《关于建立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协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协同贯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审计监督与统计监督工作协作的办法》,从会商机制、信息通报、线索移交等方面构建长效工作机制,明确和落实推动贯通协作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在制度层面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地衔接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巡审联动同向发力。充分发挥“三类监督”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市委巡察办的日常协作,将社会关注度高、财政资金量大、工程项目多的关键部门纳入巡审联动计划,完善监督协同机制。2023年,市审计局配合巡察办对4个乡镇和12个市直单位,2个乡镇所辖村巡察项目,提供全面审计报告资料,并应邀安排1名高级审计师对2轮巡察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配合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专项检查,对X、X、X、X、X等10家单位以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出具检查报告送至巡察办。对市供销社、市文联开展“巡审联动”审计,及时向巡察办提供相关单位以往审计报告及整改报告,推动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