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才能取得进步。普遍性问题涉及的范围和群体更加广泛,优先解决能够满足多数人的利益。紧急性问题拖不得等不得,不及时解决就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甚至危及企业存亡。优先解决这两类问题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也要辩证看待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紧迫性问题和长远性问题。
事实上,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房地产企业暴雷,最开始只是极少数企业经营不善,大多数企业利润依然丰厚;但是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需求收缩,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开始面临巨大风险。如果我们能在个性化问题刚发现苗头的阶段,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就能避免普遍性问题发生,或者为解决普遍性矛盾积累经验。紧迫性问题和长远问题同样如此,长远性问题不及时着手,拖着拖着也就变成了紧迫性问题。对于这四种问题的解决,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逃避问题只能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企业家反馈的问题,不论是突发疫情导致临时物流受阻,还是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经营策略改变,都要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把企业家的问题上升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高度上来,当好店小二,发挥政府的调节保障作用。
第二,要有解决问题的真招。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不能行大舟。要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没有真刀真枪的本事是不行的。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关键,深入企业查看情况,分析矛盾,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照四象限法则合理分类解决。比如,个性化问题要一企一策,针对性解决。普遍性问题要通过制定政策或规则,解决一类问题。紧急问题要快速行动,采取果断措施保障企业生存发展。长远性问题要抓好基础,如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性成本,营造亲清政商关系,等等。
第三,要有死磕问题的作风。没有过硬的作风,是不可能在紧迫性问题前挺身而出的,是不可能解决重大问题的。华为公司素有狼性文化和铁军团队的评价,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过硬的作风,十年磨一剑,才在通信领域实现了追跑、并跑到领跑的超越。稳企业就是稳经济稳民生,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不解决问题不撒手,才能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实现创新发展。
各位考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企业和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为xx贡献青春力量。
各位考官,现在基层形式主义层出不穷,层层加码的现象一定程度的严重存在,基层干部叫苦不迭。
监测点意在解决基层形式主义问题,可从“重灾区”,“先进示范区”和“不上不下”的三个层面获取信息,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表现:
1.在贯彻落实D中央重大决策方面,提过高口号追求轰动,表态多调门高,不顾实际乱加码,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2.在推动基层减负方面,发文开会改头换面、随意要求基层配套行文,督检考过多过滥、重痕迹轻实效、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搞走秀式调研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