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弱,决定着村级组织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和在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牢牵住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以集体经济发展促乡村美丽蝶变。为深入研究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提高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根据课程安排,我们于3月25日至27日,深入水东镇XX村进行调研,通过进村入户、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水东镇东南部,距县城约25公里,由原XX村、麻池坳村、石琴垅村合并而成,下辖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58户3061人。全村地域面积14.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00亩(水田2794亩,旱土1206亩),林地面积19000亩。村两委成员共7人,下设三个D支部,D员114人(含工作队3人),辖区内现有小Ⅱ型水库2座(烂泥田、羊儿冲),骨干山塘3座(长垅、水牛塘、老牛厂),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单位为湖南省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派驻村工作队长1 名,队员2名。
二、初步成效
XX村获2021年怀化市集体经济“真抓实干”奖。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跨越式递增,分别为2021年5万元,2022年54万元,2023年103万元。村D委书记翟光庆同志被省委组织部评为2023年省级“担当作为好书记”荣誉称号。
三、主要做法
(一)提高站位,夯实D建引领基石。基层强不强,就看领头羊。XX村两委每周二固定召开村工作例会,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以集中自学方式进行理论业务专题学习,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中央、省、市、县文件和会议精神等。工作队多次带领村支两委、组织D员赴花垣县十八洞村、娄底油溪桥村、溆浦县刘家渡村等地开展主题D日活动,D员的先锋模范和D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要想富,先修路。XX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整修村主干道部分水毁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水渠项目1400余米,硬化25组、26组、8组通组路1800余米。规划打造“4421工程”,既4条示范道路:清廉清风路、温暖回家路、产业同心路、干群连心路:;4个美丽院落;2个文化广场;1个清廉D建广场。着力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评选,规范“幸福基金”“爱心超市”等公益项目的运行,同时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好“农家书屋”、XX村文史馆,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三)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XX村建立了“D支部+D员+群众”为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大力推进“三种三养一加工”产业发展。种植高笋50亩、高山西瓜50亩、生态有机稻套养稻花鱼项目50亩,养殖蜜蜂100箱,投资村内大型生猪养殖场2个。建成村农产品加工基地1处,由村集体统一收购村民零散种植的辣椒、萝卜等农产品,在村加工坊进一步加工、包装和销售,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300多户群众增收。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第三产业,2023年5月,与工作队赴国家林业草原局、湖南省林业局争取到400亩油茶林低改项目。6月,与花垣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为XX村今后在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提升搭建了平台。
(四)借力电商平台,强化品牌赋能升值。通过电商和湖南省乡村振兴馆等线上渠道,促进村农产品销售,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在村内培养电商人才,打造专业电商团队,对本村的的特色产业、人文文化,标志性风景进行拍摄记录,打造“瑶妹的风情”、“村嫂的味道”、“深山的呼唤”、“阿哥的汗水”四个抖音品牌账号。制作宣传片,为今后更好的宣传XX村,带动村内经济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