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组织育人情况的思考与建议
2024-04-09 09:00:03 646

 

 

高职院校组织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各类组织都是协同育人的重要主体。高职院校机关D组织作为学校上传下达的D政运转中心枢纽,工作范围覆盖全校师生,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影响D建工作总体成效与水平,并影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组织育人的关键部分。

一、高职院校机关D组织育人的现实意义

D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凝聚了D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D的二十大更为具体地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对高职院校机关D组织在新时代的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为组织育人工作提供保障。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D的建设质量,引领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并全方位贯彻到育人工作的全过程。机关D组织要发挥关键作用,围绕育人抓D建,围绕D建促育人,贯彻落实好D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机关D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引领示范作用,为育人工作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二)构建与完善协同育人的体制与机制。20XX年《高校思想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增强工作活力、促进工作创新、扩大工作覆盖、提高辐射能力,发挥高校D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D组织核心作用和基层D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机关D组织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的关键一环。20XX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想工作质量。”机关D组织育人作为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是构建完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方面。

(三)推动高职院校D建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创新。2022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XX—2023年)》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D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新时代职业学校思想工作改革创新。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D组织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课题,要努力创新D建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机关D组织作为学校重要D组织,更要带头围绕育人创新D建工作,以推动创新D建工作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凝练出新的D建工作理论。

二、高职院校机关D组织育人存在的问题

在全面从严治D管D、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机关D建工作高度重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和推进机关D建工作的形式、途径、方法不断优化和创新,但仍存在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机关D组织育人成效不显著等问题。

(一)育人意识淡薄,育人技能欠缺。高职院校机关干部、行政人员大多数没有从事教学工作,立德树人意识淡薄,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也肩负育人职责。有的机关干部、行政人员知道自己是学校育人一员,但对于育人的职责认识不清晰,对于具体落实育人的途径不明确。此外,机关干部、行政人员因工作理念等问题,容易将学生当作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定位和思维,束缚了平等交流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也消弭了育人的意识。加之机关干部、行政人员对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态不够了解,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即使主动融入学生D支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效果也不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