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办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024-01-23 09:50:03 834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务办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贯彻落实考察X重要讲话精神,锚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围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新部署,紧扣区委、区政府“三商”攻坚行动,全方位构建“一站全链、多能增值”为企服务新体系,持续擦亮“微笑有礼·办事无忧”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全力争当“两个先行”的政务排头兵。

2023年,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完成各类事项X.X万件,一网通办率X.X%,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率保持在X.X%。X区公共资源交易X项,涉及金额X.X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X.X%和减少X.X%。X热线共受理企业群众来电X件,办结率达到X%,求助市民答复满意率达到X%以上。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抓牢D建引领,着力塑造忠诚担当政治品格

一是学思践悟,做实主题教育。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领导小组,开展“持正确政绩观、建为民新业绩”、青年干部“明德守法、完善自我”、“夯实基层、服务基层、关爱基层”三大行动。创新“三坛三学”学习机制,通读研读必读、选读教材和X考察讲话精神,组织开展“循迹溯源”现场学习。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每个领导干部领办一个课题,班子集体研究正面和反面案例。聚焦“一号改革工程”,落实全区政务服务系统“政务服务争效、投资项目争速、服务环境争优”三争行动,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紧盯省委巡视反馈工程招投标领域存在问题,深入做好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

二是严抓落实,夯实主体责任。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DD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签订D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任务承诺书;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四张清单,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D的理论宣传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三是凝心聚力,建强基层组织。凝聚入驻部门D员力量,建立“七彩汇”D建联盟,深入打造“七彩阳光”D建品牌,开展“彩虹系列”D建活动,“七彩阳光”荣获市级优秀D建品牌;组织D员开展D的二十大知识竞赛、“立足岗位作贡献”联村志愿服务、D员先锋岗评选等活动,不断提高D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全面对标提升,全面攻坚会战,全员奔赴一线,确保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功。

(二)抓实改革攻坚,着力打造最优政务环境

一是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政务服务中心,新设综合受理服务区、帮企服务区、甬江科创人才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块,梳理增值服务事项清单X个、事项X余件,一站式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政策、人才、科技、法律、金融等增值服务。推出“X创业安心包”,截止目前已发放创业安心包X余个,发放免费刻章服务卡X余张,服务企业近X余家。

二是建设企业在线e窗平台。上线惠企政策智搜快享应用,建立惠企政策数据库和企业数字画像库,实现区级政策匹配快速精准,申报途径智能多元,兑现进度透明清晰。打造政企沟通“一键直达”服务场景。搭建覆盖全区的涉企咨询服务网络,实现企业咨询高效答复、问题诉求直达部门。推出涉企服务“一屏全览”指标体系,为企业、政府提供数据参考。

三是深化涉企服务一类事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结合X产业特色和发展导向,谋划落地市场准入准营、工程项目建设、企业确权、旧厂房改造提升、商业运行等X个一类事。今年以来,投资项目“一类事”清单已为X个光伏项目、X个充电桩项目、X个改扩建项目、X个装修项目、X个技术改造项目以及X个储能项目提供指引。

四是发布“微笑指数”窗口文明测评体系。以“阳光政务·温暖百姓”为理念,依托全市率先运用的“智慧监管”系统,打造政务服务窗口人员高标准规范化管理机制。“微笑指数”总分为X分,由普惠式服务体验、增值式服务体验、评价机制三块内容组成,包含服务便利化、服务有礼化、服务智慧化、服务满意度指标,通过定期评选微笑大厅、微笑窗口、微笑之星等,打造示范服务窗口、选出微笑有礼典型。

五是破解国有存量资产产权补办难题。坚持“直面事实、尊重历史、先易后难、分类处置”的原则,有效破解存量国有资产不动产权证办理难题,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保值、增值。截至目前,已完成X处存量国有资产产权办理工作,补办建筑面积超过X.X万平米。其中,国有企业共累计完成补办X处,共X.X万平米产权,预计可盘活资产达X.X亿元。

(三)抓细服务品质,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一是聚焦数字化服务。围绕省“改革攻坚”高质量“一网通办”率晾晒指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减表单、减材料、优流程。截至目前,全区共X条创新工单被省采纳,高质量“一网通办”率达X.X%,其中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X.X%。上线“项目码上智办”全链条服务应用。创新“项目码”成为项目全周期服务唯一身份证,形成覆盖X万条全区项目的数据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和智能预警体系,每年可为X多个区内新立项项目进行数字化服务管理。该成果被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工作简报》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专刊选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全国推广。

二是升级就近办服务。印发《X区镇(街道)“就近办”高频事项指导目录(试行)》,实现便民服务中心水电气网集成模式全覆盖、标准型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率达X%。优化“X办事”自助终端点位布局,新增X小时“政务e站”X处。开展“政务早市”进村(社)入户、“政务午市”进园入企、“政务夜市”进场入商“三市三进”系列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政务巴士送服务下基层X场,开展预约定制服务X次、主题服务X场,服务群众近万余人。

三是拓展帮代办服务。深化投资项目全链条代办帮办服务,落实承诺制审批、分阶段施工许可、分期验收、多测合一等审批制度改革,实施联合竣工验收,延长审批服务链条,实行“代办员-审批段长-政务办-区级领导”四级问题协调处置机制。今年以来,代办帮办市重点项目X个,区重点项目X个,调研企业X家,召开项目联合会商会审X次,已解决企业紧迫需求X个,提升审批效率X%。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