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第十二届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即将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镇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为强大动力,在区工委、区管委和镇D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咬定目标,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XX镇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稳经济。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推动经济企稳向好。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万元;完成线上消费品零售总额XX万元。二是凝心聚力促招商。紧紧围绕省市区“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部署,支持实体经济和企业发展,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实际行动体现招商诚意,通过服务企业的口口相传,做到引进一批、服务一批,带动一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三是坚定不移抓项目。坚持“滨湖小城镇”发展战略,秉持“一切为了项目,为了项目的一切”的工作理念推动项目建设。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已入库项目两个,分别是XX流域毛集片区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和XX东片区清淤及生态修复项目。计划入库项目一个,安徽交控资源有限公司毛集实验区毛集枢纽5.10188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一是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强化监测识别帮扶力度,坚决杜绝返贫致贫;加大政府引导、项目支持力度。2023年发展产业到户项目90户,发放产业到户奖补资金XX万元;加强脱贫人口产业贷款帮扶80户,合计贷款金额达XX万元;建成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共谋划项目4个XX万元。二是人居环境见到新气象。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开展以清理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垃圾、开展污水治理和提升村容村貌等为主攻方向,以整治道路环境、整治河塘沟渠、整治村容村貌、整治房前屋后为重点任务的“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全镇力量,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以环境的大改善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2023年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9652余吨、村内淤泥16890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52吨、村内沟塘13口、村内沟渠8.45公里、乱搭乱建3户、废旧广告牌56个、无功能建筑3656平方米、残垣断壁36处。全年完成改厕359户并建立健全农村改厕管护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清洁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全年共发动参加村庄清洁行动3万人次,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主动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三是“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孙台村、臧巷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全区率先推行积分奖励,发放爱心积分存折,设立爱心超市,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在实行积分制的过程中,D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半月评比,一月公示,一月积分,一月兑换”的方式,每半月网格员和村包片干部入户按照积分细则打分,每月村干部和网格员召开评议会,一户一户评议,评议后将得分情况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在户积分存折上填写积分,积分可以随时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通过实行积分制来改变“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引导农户做到“四勤两参与、四净两规范”。四是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盘活村集体土地资源、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兴办经济实体、盘活“三资”、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等为抓手,转变传统模式,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带、连带成块的产业布局。自全市农业生产“大托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镇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民主决策、利益共享、示范引领”的思路,坚持D建和农业两结合、两促进,采取“D组织引领、D员带头、大户带动”的模式,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截止目前,全镇共托管土地面积3.8万余亩,其中臧巷村、穆台村实现整村推进,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分别达到约XX万元和XX万元。
一是民生保障体系优化完善。深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XX人,参保率达96.98%,养老保险续参保XX人,参保率达到88.6%。持续做好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等工作,2023年共发放低保金1805人XX万元、特困供养资金210人XX万元、高龄津贴1095人XX万元、孤儿保障金12人XX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031人次XX万元、临时救助资金86人XX万元,各类人员应保尽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全镇优抚对象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资金317人XX万元,发放优待金36人次XX万元,营造了拥军崇军氛围,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待遇保障、彰显荣誉的优待举措、有效有力的安置保障、便捷优质的服务管理”新格局。二是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把握群众需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群众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综合文化服务设施,组建志愿服务队、文艺宣传队、广场舞队等诸多志愿服务和文艺团队。节日期间,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大地欢歌乡约村晚”、“村BA”篮球交流赛等活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加强农村不良风气综合治理,多举措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切实增强社会各界对“打早除小”的知晓度,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开展警示宣传教育和移风易俗,坚决破除封建迷信思想,遏制天价彩礼和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2023年以来,全镇涌现了一大批“毛集好人”、“淮南好人”和道德模范,彰显了人民忠诚履职、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和优良风尚。三是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提升。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年开展安全大检查、农房安全隐患排查、城乡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等48次,隐患整改率100%。全力做好防溺水工作,加大对重点水域的巡查力度,落实“三个一”要求,全力织牢防溺水工作网。健全多元化调节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全年排查矛盾纠纷77件,调解处理77起,成功率达100%,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疑难纠纷镇域内化解。聚焦重大时节、重点人群,落实重点群体包保全覆盖,今年以来未出现集体上访或其他群体性上访事件。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努力提升群众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公开公示制度,规范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电子政务、市长热线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全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464条,回复市长热线565条,处理率100%,群众满意度100%。
一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按照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联动推进机制,推进全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常态化。落实联系企业制度,梳理归纳总结企业在发展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2023年以来走访企业102余次,办结问题80个。二是作风建设持续好转。贯彻落实省市区“一改两为五做到”会议精神,聚焦“虚躲冷粗假”五类突出问题,认真总结作风整治成效经验,健全长效机制,标本兼治坚决防止作风突出问题反弹回潮。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倡导实干创实绩、有为才有位,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真心真情关爱干部,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三是廉政建设持续增强。积极组织镇、村两级干部职工学习各级勤政廉政有关法规条例,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真正做到用心谋事、勤奋做事、创新成事、依法办事和廉洁干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相关规定,深入推进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D风廉政建设和“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落实。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档案、工会、共青团、妇联、科教文卫、关工委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