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D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为进一步贯彻D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落实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实现“双招双引”、“以一流人才引一流企业”战略发展要求,推动我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县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由X同志牵头,县政协教科卫体委、教体局、县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先后到县职业技术学校及县直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查询、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情况,并赴X市X县、X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逐步形成了铝基新材料、临港经济、大健康和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工人需求量、技术培训与创新需求同步大幅度增加。同时,随着民生工程、稳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承担着愈来愈多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势在必行。
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技能脱贫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和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重点对贫困劳动者、企业新录用员工、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士兵等进行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财政资金承担的培训任务下达到我县相关部门的在3000人以上、培训经费500万元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培训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目前我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呈现多头管理、多点开花的局面,承办单位多而杂、良莠不齐,且多数为县外社会培训机构,影响培训效果。据调研了解,县人社局培训任务由6个单位承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培训项任务由县职业技术学校、驾校大牌驾校等5所驾校承担,县农业农村局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任务20XX年由市X区现代农业科技学校等3家承担,2022年由县职业培训学校、智通职业技术学校等5家承担,财政系统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由市新世纪职业培训学校承担。
(二)县内职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调研中发现,X市区培训由理工学校大江教育集团承办。X县和X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中央财政扶持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绝大部分均由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的X科技学校和X旅游学校(两所学校均为公立学校)承担,既充分利用了当地职教资源,也通过项目经费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相对而言,我县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等方面统筹管理不到位,部门开展的技能教育培训存在“乱、散、差”,不统一、不集中,教育资源浪费。X县职业技术学校同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还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省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培训基地,能基本满足服装工艺与设计类、现代农业类、机械加工类和计算机应用类等专业门类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习实训、技能竞赛和职业培训需求。但近两年学校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仅占全县的6.2%和3.6%(见表2)。据了解,该校在20XX~20XX年间,学校有培训能力,但无培训任务,除本校自行联系组织的培训外,没有承担过任何财政补助类培训,造成现有的职教资源闲置浪费。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