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街道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要求贯穿始终,聚焦争创“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目标,以更高视野、更大格局、更强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稳中求进,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谱写了“幸福美丽XX”崭新篇章。现将领导班子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聚焦中心任务,努力完成年度目标。全体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各尽其责,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一是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1-11月份,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XX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XX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贸易额总额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2.50%。坚持把项目招引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放到头版头条重点重抓,成立工业、服务业、农业3个项目服务专班、村居办局2个招商小队,加大全流程帮办服务力度,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宣传惠企政策,全力助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截至11月份,街道新招引海螺水泥节能技改、高士达铝单板等亿元以上项目5个,在谈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个。二是城市面貌显著提升。实施高架沿线私搭乱建拆除和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试点综合执法进小区,有效破解小区治理“顽疾”,完成黄河花园17地块、芙蓉苑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并融入古黄河文化、幸福新生活、红色文化等特色主题元素,北京如意·桂园、中业慧谷·淮安软件创意科技园A地块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物业管理项目,黄河花园17地块成功申报住建部联系点,全市唯一。以“美”字为主线,开展“美家美院”“美街美铺”等系列活动,提升XX“美”的内涵。三是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排查公共空间资源资产被非法侵占的点位与情形,建立台账登记造册,实现乡村建设、发展、治理等集成效应,街道土地整治回收率达100%,共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XX余万元,村平均增收XX余万元。聚焦“路边、田边、宅边”三个薄弱环节,全方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不留盲区、不走过场,今年以来,已清运村庄垃圾2200余吨,清运农作物秸秆800余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对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全过程跟踪,完成金达混凝土、白玫糖业东等整改销号工作,确保耕地保护各项政策要求落到实处。全面做好河长制工作,紧盯河道突出问题整改督办,建立河道巡查责任体系,加强巡查管理力度,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处置,整治淮涟总干渠、分淮入沂淮沭河段违规垦种问题。四是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加强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和救助供养管理,补齐民生短板。充分发挥“救急救难”特点,对低收入家庭及低保边缘人群开展临时生活救助,全街道244户410人最低生活保障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进一步夯实双拥工作基础,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创业培训、优抚帮扶、法律服务等拥军活动,满足军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温馨打造“梦想小屋”6间,街道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投入使用,在全区率先创建省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社会事业局被市文明办授予“践行周恩来精神模范团队”光荣称号。优化服务供给,打造舒适友好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将“家文化”贯穿到社区服务中去,双和社区获评2023年度商务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突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压实首接首办责任,着力化解初信初访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用好“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依托街道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平台,建立街道和社区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室,开展矛盾纠纷联合指挥、联排联调,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物业矛盾纠纷516起。实施“精网微格”工程,以精准、精细、精致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推动解决群众身边困难事,解决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城乡管理等方面问题4万余个。五是安全底线织密守牢。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完成营东自建房、老淮安自建房整改销号,完成二纺厂解危工作,坚决守好群众“生命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组织召开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全面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重点开展冶金工贸、危险化学品、既有建筑、城镇燃气、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排查,共计排查九小场所1596家,发现并立即整治隐患233个。认真落实食品安全“D政同责”要求,设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制张贴3000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公示牌”,督促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街道包保干部督导率100%。今年以来,街道未发生一起一般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六是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淘汰101辆国三及以下标准柴油车,积极探索节能减排举措,切实提高用能管理水平,全力捍卫蔚蓝常驻。全面清理水体及周边积存垃圾、农业废弃物,加强盐河小区周边水体环境长效管护、建设王杨路边越河工业区微动力污水处置设施,整治违规钓鱼、私设渔网等行为,坚决保持水清岸绿。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对外来固废、危废的日常巡查管控,杜绝危险固废和来源不明固废进入,确保土方来源安全,持续守护净土长存。
二、突出D建引领,全力夯实治理根基。认真履行D建工作职责,对照D建责任清单,推动街道D建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打造D建品牌。创新实施“D建引领‘红色物业联盟’深化提升行动”D工委书记抓D建项目,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质效,推动D建引领物业服务全面融入社区发展治理,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D员、社区D委管理的小区常住D员纳入小区D支部管理。今年以来,通过“红色会客厅”等平台开展装设充电桩、规划停车位等议事活动366场次,有效化解困扰基层难题300余个。二是建强红色堡垒。新打造“小区红客厅”D建阵地3个,进一步推广“邻聚里、零距离”小区议事机制,解决群众各类诉求150余件,完善办结效果双评机制,满意率达95%以上。持续推进“磐石行动”,依托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小区D群服务阵地1000平方米,不断激发D建阵地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作用,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D建工作,明确便民服务项目22项,累计开展便民活动420场,服务群众5800人。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从工作需要出发,考察人岗匹配度,以事择人,科学合理使用干部。抓好干部教育,邀请市委D校教授、区直部门业务骨干开展专题培训,提升街道干部工作能力,有针对性地破解年轻干部基层工作“本领恐慌”。构建“组纪联动”机制,抓实干部动态管理,对于不能胜任的干部及时调整岗位,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