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瑶乡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1.聚焦“四个不摘”抓落实。不摘责任,持续发力不懈怠。乡D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一步强化担当、压实责任。成立了乡村振兴办公室、村乡村振兴工作站。不摘政策,持续支持不间断。在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各项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实施产业项目,增设公益性岗位,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持续推进就业扶贫。不摘帮扶,持续结对不撤退。严格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调整优化“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定期走访帮扶,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不摘监管,持续跟踪不返贫。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2.聚焦防贫监测抓排查。突出重点,扎实开展排查。聚焦重点环节、重点工作、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突出重点人群,开展拉网式大排查。严格标准,持续监测帮扶。准确把握监测范围,坚持工作标准和认定消除程序,逐户逐人审核排查对象,全面了解收入支出状况、“三保障一安全”及分户子女家庭情况,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或消除致贫返贫风险。2023年开展两次集中排查,共排查脱贫户585户2022人,监测户29户76人,未出现返贫致贫风险。
3.聚焦接续政策抓落地。一是不漏一户完成厕所革命。共计摸排问题厕所90座,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群众满意度高。23年度新建厕所20座,目前也已进入验收、资金拨付阶段。二是狠抓智力扶贫。掌握中高职学生在籍在校情况,逐人审核学籍证明,保证申报“雨露计划”项目扶持对象无漏报、无错报,2023年春季雨露计划资助74名学生XX万元。三是重视饮水保障。加强了对水源地、水厂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还组织了专门的宣传队伍,深入各村开展饮水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对水源地进行严格保护,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厚植瑶乡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1.重点打造特色人居环境。努力为群众营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让宣传车转起来、喇叭响起来、横幅挂起来、抖音拍起来、倡议书发起来、志愿者马甲穿起来等多种形式,宣传整治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每月在全乡开展“美丽团寨”评比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干群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逐渐改变群众陈规陋习,扭转了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同时,重点打造特色人居环境,深度发掘本地瑶族文化历史典故,用瑶乡文化赋能乡村、提升乡村“内涵”,推动乡村由“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
2.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2023年度,我乡积极推进河长制工作,组织乡河长办,对全乡的河道进行了全面排查,及时处理了河道管理中的问题。加强对河道保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了河道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建立完善的河长制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河道保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组织专门的宣传队伍,深入河道周边开展宣传活动;对河道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理和整改,切实维护好河道环境。
3.扎实做好林长制工作。一是从严织密责任体系。全面建成蒿吉坪瑶族乡乡、村林长组织体系和“一长三员”(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分区负责的网格化管护体系,组建统一规范的综合护林队伍,实现巡山护林常态化。二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强化政策宣传,我乡利用召开会议、悬挂横幅标语、村村响、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院落会议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关注防火、自觉防火、支持防火、参与防火的局面;全面管控野外用火。把严禁伐林烧炭、严禁非必需生产性野外用火作为森林防火禁令与高压线,坚持铁面无私、铁石心肠、铁的手段做到“零容忍”。全面监测重点对象。全面对精神病患者和特殊群体进行登记造册,书面签订监护人防火监护责任承诺书,做好监测工作。三是强化目标考核。按照责任与利益对等原则和“首先考核个人,其次考核单位,然后考核领导”方式,坚持经济奖励、精神鼓励、政治激励三措并举,把林长制工作作为乡、村、组三级干部和护林员、村支两委年度工作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和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三)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彰显瑶乡高质量发展民生温度
1.兜住民生底线。统筹做好五保、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养育、高龄老人、“两残”补贴等民生保障工作,普及教育、就业、涉农补贴等惠民政策。根据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做好特殊群体健康保障工作,完成了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任务;加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2.推进稳岗就业。以省外返程返岗、外出务工人员为重点,推动有市外及省外就业意愿的返乡农村劳动力通过客运、自驾、拼车等渠道尽快返岗复工、外出务工。积极引导就近就业,有序开发公益性岗位,已开发公益性岗位16个。
3.建设健康瑶乡。一是支持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争取到专项资金5万元支持乡村医疗建设,切实兜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二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影响健康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卫生健康问题,为建设卫生健康、文明和谐瑶乡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措施,推进分级分类医疗救治,认真做好登革热、流感等急性传染病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建设团结瑶乡。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蒿吉坪瑶族乡人民政府、蒿吉坪民族学校、吉都堂村和罗洪村四个市级示范点。争取到县财政每年新增对蒿吉坪瑶族乡产业发展资金XX万元。积极开展宗教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全年开展了8次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强化社会舆论管控,抓好了便民服务群管理,注重正能量弘扬,引导民情民风向好向善。传承和发掘瑶乡文化,组织各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例如少数民族趣味运动会,筹备盘王节的民俗活动。打造民族文化基地,开设好乡民族中学瑶族“大课间”,将瑶鼓、篝火舞、霸王鞭、竹竿舞等带进课堂,传承好优秀的瑶族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烈士纪念碑祭扫活动2次,乡级开展“道德讲堂”4场、各村开展民族团结屋场会12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培养学生爱D、爱国,贡献家乡的意识。
(四)紧紧守住安全底线,筑牢瑶乡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1.对各行业安全生产开展全覆盖检查。开展矿山全覆盖检查。全乡辖区内现存矿洞2处,均已封闭,废弃采石场2处,废弃露天矿山1处,均已设立警示牌,对于非法开采矿山资源的行为,建立有奖举报机制;开展烟花爆竹行业专项治理,对现存的瑶乡烟花爆竹店不定期排查,全年共排查50余次发现问题并整改6处。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巡查40余次,对道路塌方处、路面塌陷处设置了警示牌20余处,开展自建房排查工作,全年共排查房屋1465座,发现问题2处,已全部整改消除隐患;开展防溺水安全工作,在所有防溺水安全点配备了安全救护设备,按照要求派出所辅警开展定期巡查,D委政府、学校经常性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开展消防、食品、农机等其他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消防安全共排查50余次,发现隐患并整改完成6处;食品安全共排查40余次,发现隐患并整改完成10次。
2.认真开展各领域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认真落实了安全生产三大行动,张贴横幅60多幅,召开干部培训会议8次,印发安全知识传单1500余份,增设固定警示牌30余块。组织水电站、木材加工厂负责人培训开展专项培训1次。
3.全面做好防汛和应急避险工作。一是我乡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防为主,未雨绸缪,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完善人员转移避险方案预案,建立健全乡、村、组、户四级联防责任体系,完善乡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D员干部包户的转移避险责任制。二是加强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三是防范措施到位。及时将天气预警信息发送至各村,要求各村点长、片长加强巡查,若遇险情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加强地灾点的日常排查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扎实开展应急避险演练。我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领导,细化措施,扎实做好地质灾害点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坚持维护社会稳定,为瑶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