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D建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区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五主”建设,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D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典型模式”。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强基层组织,夯实乡村治理的主阵地。一是创新设立“农村联合D委”。整合街乡D工委与村D组织精干力量,创新设立118个农村联合D委,每个联合D委下辖4—6个村D支部,农村联合D委书记由街道(乡)D政班子成员担任,同时吸纳区域内重点两新组织D组织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D员民(辅)警,构建D组织领导下的协同治理格局。出台农村联合D委运行规范,通过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抓,推动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二是分类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制定农村D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创建细则,实行红色美丽村、绿色发展村、乡风文明村、和谐善治村、生态宜居村分类管理,打造100个农村示范D支部。建立“区领导、街道班子成员、区级单位、驻村第一书记”纵向到底联系帮扶机制,分步整顿100个软弱涣散村D支部,推动D支部整体建强、全面提升。姚家山村获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新博村等2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杜堂村等3个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村”、胜天村等3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三是激活村湾“神经末梢”。完善“村D支部—村民D小组—D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明确D员中心户当好环境监管员、便民代办员、矛盾调解员、文明示范员。全面推广“有困难不要怕、随时给我电话”和“一个D员帮三户”D员联系服务群众做法,已有1.5万余名D员与4.5万余户群众结对联系,相关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宣传推介。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