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D委政府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在河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D的XX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1458”总体思路和“一城两区一振兴”发展布局,按照县委“抓D建、守底线、强产业、惠民生,促乡镇振兴”工作思路,团结带领镇村干部,争先创优、事争一流,砥砺奋进、狠抓落实,统筹推进基层D建、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坚持D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一是抓实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学思想、强D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极大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年镇D委组织召开D委会议42次,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13次,研究“三重一大”事项15次。积极开展“防汛救灾D旗红”活动,开展民生走访,为群众解决了515件实事,聚焦县委主要领导提出的“打造旅游小环境”工作思路,组织沿河旅游村召开专题会议,引导各村依托现有环境,抓住“十一黄金周”契机,积极谋划旅游新业态,“十一”期间接待游客近万人。二是建强干部队伍。用好积分制考核,干部、D员积分每季度一通报,支部积分每季度一分档,彰先策后,比学赶超;镇D委对最后一档“D档”支部进行约谈,督促整改提升。严格奖惩制度,按照市委“五个论英雄”要求和《农村D组织书记动态调整办法》规定,结合各项考核因素,约谈两名工作进展不理想的支部书记,停职三名工作不利“两委”干部,增补一名支部成员,目前村级“两委”班子齐整,干事创业热情高涨。三是加强阵地建设。按照“1+2+N”D建示范区建设标准,以“D建靓景区”为主题,投资30万元打造了9个示范点;投资150万元提升两室“六有”标准。“23.7”洪灾过后,多个村两室水毁严重,我镇充分发挥D支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寻找临时办公场所、申请帮扶、镇里统筹、村里落实等多种渠道,迅速恢复阵地。四是强化理论学习。全面学习贯彻D的XX大精神,组织开展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会议,从严管理D员干部,认真落实D员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工作实际,不断锤炼D性,提升整体素质,促进作风转变。围绕D的XX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聚焦实践问题,及时研究跟进,担当作为,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坚决贯彻落实D的XX大精神的新成效。
(二)坚持全面振兴,建设和美乡村。一是守牢防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四个方面内容,结合灾后重建实际,按照“早宽简实”原则,精准纳入监测对象,扎实开展帮扶工作。目前,我镇脱贫户348户647人,监测户135户292人(边缘易致贫户33户6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9户223人,脱贫不稳定户3户3人),风险消除户2户4人,因灾纳入99户209人,脱贫、监测人口人均纯收入较去年提高11%,做到了无一人返贫致贫。二是大力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布局差异化全域旅游产业。与“抖音来客”平台对接合作,通过平台引流填补淡季客源,以更高的年收益吸引从业者加入“支部+平台+民宿”的运营体系,探索“支部+合作社+平台+农户”的新模式。整合闲置房屋,发展写生项目,建成写生小院8个,每年接待学生、艺术爱好者5万余人次,带动群众就业50余人,年增收2000元左右,典型做法被人民网报道。多点开花打造民宿产业集群。大力推广x村“分享村庄”的模式与经验,积极与市场主体对接,进一步整合村内闲置农宅、土地、水面等资源,开发新体验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拓展民宿旅游业态;发展特色农业,延伸链条丰富产业发展业态。整合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利用水果玉米、白玉米、大杏扁、山杏等特色种植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丰富旅游特色商品。三是深化乡村治理。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增强干部规矩意识,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流程不走样,提升村级自治水平;大力推广“说议办评工作法”服务民生不懈怠,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村级平台“三务一事”及时公开不滞后,全面保障群众知情权;坚持开展“三会一课”从严治D不松劲,不断提高D员队伍思想认识水平,增加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微信群、横幅展板、综合文化服务站等作用,在重大节日组织丰富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振兴建设各项方针政策、传统民俗文化、文明新风尚等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提高乡村居民精神文明水平。
(三)坚持守牢底线,保障安全稳定。一是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开展森林和草原可燃物“六清”专项行动、森林草原防火“百日攻坚”行动、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等,控火源、查隐患、建台账、抓整改,确保了森林草原安全;同时,调整充实护林员224名,半专业扑火队员25名,开展专职业务培训、演练3次,建立主要领导盯包片领导、包片领导盯包村干部、包村干部盯村干部、村干部盯护林员的“四级”责任链条,实现了防灭火工作末端落地见效。成功应对“7·23”洪涝灾害,实现无一人伤亡。开展燃气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整治餐饮等单位隐患大排查,开展用煤、用电取暖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挨家挨户查看一氧化碳报警器情况,设立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标,对临时路、危险路段进行提示,紧盯问题整改,一举反三,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守好社会稳定底线。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不超30户家庭划定为一个基础网格,建立起了四级网格队伍,共设置基层网格员184名。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认真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干部调解主导作用,及时调处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一年来,全镇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三是持续强化法治建设。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审批质效,今年以来,以乡镇为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处罚案件7件;加强执法巡查,共出动车辆321台次,出动人员640人次。加大普法力度,深入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7次,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深入开展防范打击法轮功、“全能神”邪教组织人员进行非法活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反邪教工作。四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凝聚奋进正能量。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信息分析、把握舆情动态,及时妥善处置舆情问题。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今年以来开展国旗和标语口号动态管理,建立相关台账,做好常态化管理工作,确保阵地不出问题;深挖线索,开展正面宣传。1-11月份,报送宣传信息近110条,制作、转发公众号500余期刊、视频号19期,宣传氛围进一步浓厚。其中被国家级媒体推送刊发12篇,省级媒体推送刊发7篇,市级媒体推送刊发1篇,县媒体推送刊发19篇,各月新闻线索排名名列前茅。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