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D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对机关事务工作“勤俭办一切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履行“管理、保障、服务”职责,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全市各级D政机关高效有序运转作出积极贡献。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两个维护”,鲜明旗帜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始终坚持把政治性作为机关事务工作的第一属性,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D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
(二)坚持服务大局,积极履职推动重点任务落实。一是多措并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取得积极成效。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审核,将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及出行率纳入全市D政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监督,在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新增新能源汽车占比不得低于30%”目标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要求除特殊工作需求外,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需更新配备的公务用车全部采购新能源汽车,做到“应采尽采、应配尽配”。截至目前,2023年全市新配备公务用车总数63辆,其中区产车47辆占比74.6%,国产特种专业技术用车16辆占比25.4%;新购车中新能源汽车38辆,占比达到60.3%。其中4月份以后除特殊工作需要外,新增公务用车百分之百均为新能源汽车。此外,今年来,我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不仅顺利承办大型活动,而且多次在国家部委层面会议上作代表发言。4月,受邀参加国管局在成都召开的绿色低碳技术发布交流会,就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作交流发言;9月上旬,承办“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经验交流会暨广西汽车推介会”,全力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9月下旬,受邀参加国管局在雄安新区组织召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现场会暨全国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座谈会”并作为唯一一个地级市进行交流发言。目前,我局是唯一一个也是广西首个被国管局确定为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建设的单位。二是贯彻落实“勤俭办一切事业”要求。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机关事务工作“勤俭办一切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加强机关运行成本管理,组织市政府办公室等38家政府机关单位开展2022年全市机关运行成本统计调查工作,2022年我市全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额为15647.83万元,占全年财政拨款支出总额的4.25%,平均各单位支出411.79万元,人均支出2.58万元。其次,围绕落实市委第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要求,加大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力度,找准绿色改造、生活垃圾分类、反食品浪费、能耗数据统计等工作重点,狠抓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任务落实。截至前三季度,我市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50021.04吨标准煤,其中人均综合能耗49.2千克标准煤/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3.18千克标煤/平方米,人均用水量14.81吨/人,以上指标均已达到自治区要求,且人均用水量降幅较大,节水效果明显。三是服务经济发展,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投资促进工作部署,结合机关事务工作涉及的项目集中发力,以产业项目招商为抓手,坚持局“一把手”带队招商、常态招商,截至目前,柳城县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项目、鹿寨县战马新能源材料基地项目、全屋定制9.8万立方米高端生态家具板项目、成品家具项目等4个项目已完成签约,计划总投资额达16.19亿元。四是全力助推“平安城市”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建立应急事件风险防控机制,统筹推进所辖办公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司机、服务等聘用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召开安全生产联席会议,不定期对所辖办公区开展安全大检查和消防、防爆等安全演习工作,全力保障D政机关办公区安全稳定。汛期期间,24小时落实防汛用车保障任务,保障人民财产安全。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局领导带队每个季度走访定点帮扶的江南村,各D支部结合主题D日活动,为江南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切实履行后盾单位职责。今年我局持续配齐配强,为乡村振兴工作输送年轻干部,为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此外,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民族团结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服务大局能力显著增强。
(三)统筹事务管理,集中统一推进资产资源高效配置。办公用房管理方面,实地查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20家单位办公用房使用情况,实时掌握办公用房信息;研究处理市司法局等16家单位办公用房租赁、调剂、装修等事宜,完成市水利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等10余家单位办公用房调配工作,使机关办公用房资源得到合理化配置;配合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开展东迁单位原办公场地处置工作,会同办公场地原产权单位、原使用单位、平台公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根据市领导要求,核实空置办公场所(办公楼)情况,推动国有资产及时有效盘活;及时组织编制2024年度市直机关大中型维修项目计划并报市发展改革委,加紧推进所负责的城市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公务用车管理方面,依托“全区一张网”管理,率先完成自治区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是14个地级市中的唯一示范点。强化公务用车监督,会同市纪委监委、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县区开展公务用车业务指导,运用大数据平台强化纠治“四风”问题联动协调机制,平台管理经验得到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通报表扬。今年完成2023中国—东盟妇女论坛、第三届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系列活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等重要活动用车保障任务,累计提供公务用车保障服务4723次,安全行驶里程约52.15万公里。政府集中采购方面,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全市一系列政府采购政策,通过采取“两免一付一加快”措施、预留采购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推行代理机构人员不进场试点、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等举措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1-10月累计完成各类政府集中采购项目3012个,项目预算总金额约3.13亿元,成交总金额约3.03亿元,节约财政资金约1千万元。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联合市财政局、市价格认证中心等相关部门,做好闲置门面、写字楼等资产的公开竞拍、协议出租等工作。同时,全面核查本单位名下不动产情况,分类开展处置。截至目前,累计收缴租金563.13万元,核查东迁后办公用房资产20处,有效保障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四)引领绿色发展,持续推动厉行节约成为风尚。一是持续推进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积极响应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号召,在各机关单位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及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工作,推动已有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项目有序运行;组织开展公共机构食堂反食品浪费“小妙招”有奖征集、“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餐桌我践行”承诺签名等活动,将反食品浪费宣传融入日常生活;推广应用节能新灶具,完成三中路机关食堂由焦炉气转换为燃烧效率更高的天然气,用气量同比下降46.8%,机关食堂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充分利用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设备,平均日处理餐厨垃圾2吨,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减量率达95%以上,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率均达到100%。二是打造绿色政务品牌。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对各县区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调研,因地制宜分解创建工作任务。截至10月,已完成创建单位汇编材料的市级审核,评分均超过90分(80分达标)。同时,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牵头开展全市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今年全市创建目标为169家,目前正会同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对各创建单位汇编材料开展市级审核。此外,积极实施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截至10月,全市完成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1.82万平方米,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3个,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个。三是抓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牵头开展D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按季度组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查检查,牵头组织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和市行政审批局等相关单位研究,搭建市本级、城区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工作定点服务商名录库等措施,不断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管理。
(五)牢记服务宗旨,优化服务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体推进出行保障、健康安全、环境提升等民生举措,用心、用情、用力为服务对象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厅级领导干部生活服务方面,在标准化、规范化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保障厅级干部周转房37套,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建立工作“轮值”机制,在职工技能展示共赢、节约增效共建、数智后勤共联这3个领域谋划开展服务质量提升系列活动,形成“鲶鱼效应”促进服务提档升级。年内,厨师职工代表参加“2023年全市职业技能大赛”传统螺蛳粉大赛荣获第一名,并通过参加第六届全区机关事务系统“一市一县一品牌”食堂饮食文化展示活动,以“小螺蛳大文化,美食文化促发展”为主题,向自治区各级领导展示了独具我市特色的风味菜肴,得到自治区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认可。餐饮服务方面,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引进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对日常农残检测、禽畜肉检疫、加工规范、食品留样等食品安全项目进行全面监管,全年共组织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检查182次,对管辖机关食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加大餐饮服务保障力度,各食堂累计完成供餐保障约89万人次,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会务服务方面,对政府系统视频会议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监管,落实专人技术保障工作责任制,完善定期设备检修、会前联调联测、会后工作评价的全流程跟踪服务,全面提升会务服务整体质量。积极组织参加首届全区机关事务系统会议服务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用,进一步提高会务服务标准。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会议服务884次,其中视频会议服务294次。健康机关建设方面,落实全民健康促进机关建设和无烟机关创建工作,推出医疗精准服务,实现一部分病人进行点单式开药,方便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就诊取药。截至10月底,累计提供接诊服务4486人次,完成市直机关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7次,配合服务完成“小药箱”管理110人次,为干部职工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推进困难。目前我市公共机构内部建设空间已趋于饱和,除大型集中办公区、新建办公区外,一些老旧办公区原有容量不足,无法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且增容工程耗资较大,财政资金无法支持老旧办公区全面开展增容工作,且供电方从收益方面考虑增容意愿不高。二是公务用车保有量不足。市本级公务用车管理服务平台保留用车52辆,其中外借5辆,可调度车辆仅47辆,无法充分满足市本级单位公务出行保障需求。三是大中型维修项目推进缓慢。由于项目资金未能及时到位,且工程设计方案多次变更等因素,导致今年以来工程项目推进较为缓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