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掌握科学方法、提升调研能力上见真章求突破,在促进研用结合、用好调研成果上下功夫见实效,在弘扬优良传统、改进调研作风上走在前作表率。
2.前瞻观察大趋势的“望远镜”,落实工作小切口的“显微镜”,领会掌握科学方法的“活字典”,传承发扬鲜活经验的“百宝箱”。
3.坚持对标对表,把牢调研正确方向;注重身入心入,找准调研问题靶心;聚焦难点堵点,强化调研成果运用。
4.看到的是精心打造的“微观盆景”,见到的是精挑细选的“群众代表”,听到的是经过彩排的“套话大话”。
5.拍拍照片,工作就算“留痕”了;听听汇报,实情就算“掌握”了;抄抄材料,报告就算“完成”了。
6.在“真”上下功夫,在“深”上下功夫,在“快”上下功夫,在“实”上下功夫,在“严”上下功夫。
7.谋定后动,让调研“有备而来”;靶向聚焦,让调研“有的放矢”;唯实求实,让调研“有为有效”。
8.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破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
9.调查研究脚踏实地精准发力,检视剖析找准症结举一反三,整改整治动真碰硬闭环推进。
10.下好调查研究的“先手棋”,牵好调查研究的“牛鼻子”,开好调查研究的“药方子”。
11.目标要求上再聚焦,任务部署上再细化,进度安排上再对表,工作推进上再统筹。
12.该补充调研的要抓紧补充,该解剖麻雀的要认真解剖,该盘点深化的要系统盘点。
13.“走基层”是前提,“找问题”是关键,“想办法”是手段,“促发展”是目的。
14.广泛征集找“题”,集体研究筛“题”,自行申报选“题”,统筹协调定“题”。
15.保持深入“思”的习惯,坚持务实“行”的自觉,用好对照“查”的方法。
16.布景设局的作秀式调研,走马观花的盆景式调研,前呼后拥的视察式调研。
17.变“盆景”为“风景”,从“个案”到“方案”,于“特性”找“共性”。
18.按着“规划”走线路,隔着“车窗”看现场,请来“群演”提问题。
19.政治站位高,选题立意深,调研内容实,原因分析细,对策建议准。
20.拿出直面问题的勇气,找准破解难题的思路,付诸补齐短板的行动。
21.“沉浸式”模拟推演,“专题式”对标取经,“擂台式”比学平台。
22.迈开步子“多跑腿”,张开嗓子“多动嘴”,开动脑筋“多费心”。
23.让调研“浮在半空”,把问题“留在堵点”,将诉求“赶在门外”。
24.往痛处找问题,往深处挖根源,往实处抓落实,往远处管长效。
25.工作上查问题,政治上找原因,D建上补短板,制度上堵漏洞。
26.聚焦重点科学选题,贴近群众一线破题,靶向发力高效答题。
27.端正“实”的态度,掌握“实”的情况,用好“实”的办法。
28.认识问题站得更高,分析情况想得更深,探索实践走得更稳。
29.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遇到的新情况,发展遇到的新挑战。
30.“调”不宜高,“查”不能虚,“研”要求深,“究”应务实。
31.调研选题“细化”,调研分析“深化”,调研成果“转化”。
32.远的近的都要去,好的坏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
33.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
34.以调研促学促干,以调研破题解难,以调研推动发展。
35.最难解决的问题,最难化解的矛盾,最难推进的政策。
36.贯通调研环节,转化调研成果,保持调研习惯。
37.问题浮不上来,群众近不了身,民意入不了耳。
38.剖析问题缘由,打通问题命脉,找准根治药方。
39.眼光放“远”,眼界放“宽”,眼睛向“下”。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