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申论》题
2023-12-15 09:20:04 685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20分钟,作答10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全家总动员,体验趣味十足的闯关挑战赛;与好友相约,去体育馆切磋球技;参加郊区徒步活动,边行走边欣赏沿途美景……2020年8月8日,全国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从线上到线下,健身的热情和运动的快乐正在回归民众的生活。近年来,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约达到4亿,马拉松、广场舞等运动项目持续普及并带动产业发展,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方面潜力巨大。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2030年将达3.7亿,2050年预计达4.87亿。人口老龄化之外,我国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健康不仅是身体无病,也是心理、精神等的全面健康,涉及医药卫生、社会服务、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显示,100%健康等于60%生活方式、17%环境、15%遗传和8%卫生服务。

2021年3月,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显示,2008年东部地区存在抑郁风险的人数占比仅比中西部地区低2.6%,到2020年这个差距拉大到8%。城市户籍人口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农村户籍人口,低收入、低学历、无业与失业人群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春节至今,我家添置了好些新家伙,如空气净化器、消毒柜、除菌洗碗机、按摩器材、血氧仪、制氧机等,虽然花了不少钱,但为了家人的健康,值!”家住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的王某说道。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某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愿意在健康消费上加大投入。2020年健康产业增加值约达到1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位于海南琼海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国务院特批的国内首个医疗产业旅游先行区。“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我们引进国际最新医疗设备,与预防医学、传统中医药学等相结合,让顾客既放松身心,又康养治病。”先行区相关负责人李某说,医疗旅游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我们这里有两家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全国已有30万会员。”

疫情期间,在湖北方舱医院,AI辅助诊断技术助力新冠肺炎CT筛查,几秒钟就能完成对数百张CT影像的AI判定,1分钟内就能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大幅提升检查效率;微信、支付宝、新浪微博、好大夫等均上线在线问诊平台,各地定点医院也开设了线上问诊服务。

D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还会持续快速增长,国家对医学科技创新也将提出更高要求。与之相比,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整体优势,如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亟待加强。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四个面向”要求,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列为“四个面向”之一。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更是让人们认识到,“上工治未病”。如今,人们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人们不再满足于生命的长度,更追求生命的质量;不仅满足于“躯体没有疾病”,更将其扩展为“身体、精神等的良好状态”……显然,健康已不等同于“活着”,而是要“活好”“有尊严地活着”。

材料2

2020年4月,H市出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围绕构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长效防线,提出到2025年,使H市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

“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必须要有完整而且强有力的防控体系,而防控体系的核心是灵敏高效的指挥中心。”H市某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强健的公卫体系,应该是永久的安全堡垒,而非因为某种疾病临时搭建的“板房”。建设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不是仅限于过去卫生系统针对某一种传染病的单一卫生管理指挥体系,而是上升到建设市民公共卫生中心,指挥权在市一级层面。指挥系统的提升,对今后重大灾难的应急管理来说,意味着可以随时调动一切资源,为全市公共卫生体系搭建“最强大脑”。

“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为纵向,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为横向,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H市某医院副院长黄某说。多个街道兴建“卫生应急平安屋”,日常向社区居民宣传各类防灾减灾急救知识,普及推广应急物品,在灾难发生时可作为社区紧急救援临时指挥部。

“在社区、机场、综合性医院,遍布全市的发热门诊,就是公共卫生体系的第一个点。居民生病找医生,我们的体系就启动了。”黄某谈道,此次抗击疫情积累的经验,有助于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建设更完备的发热门诊、发热哨点等,构成更灵敏的网络。

H市计划从三方面完善疫情预警和直报体系:一是在现有病例监测、症候群监测基础上,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监测系统,形成多点触发、动态灵敏的预警研判模式;二是完善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信息系统;三是加强监测数据深度挖掘,基于人工智能开发传染病智能化辅助诊疗技术。

疫情以来,H市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分区域、分等级评估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实现了应急工作精准高效,努力减少疫情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如根据所处区域疫情风险,将每一个社区防疫单元划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城市管理者可根据红、黄、绿不同防疫风险等级,统筹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线路、垃圾转运线路、交通线路等。

此外,H市探索将卫生应急管理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协调各部门、各环节,做好舆情监控、信息收集和疫情研判,发挥各类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通过大数据等手段让疫情信息可视化、动态化,让防控决策精准化、科学化,提高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运行效率。

疫情期间,面对社区居民的各类就诊难题,H市M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家医”一直在线,为居民答疑解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长期和老百姓打交道,平时除了看病,更要进行健康教育。”M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某谈道。在H市F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全科医生都配有一名护士。护土们工作强度很大,全科医师葛某说,避免社区医生和护士超负荷工作的根本措施是增员,但这件事做起来很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流失率较高,部分高学历人才熬不过低工资和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担忧,选择了离开。“人都想往高处走,让基层的岗位更有吸引力,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葛某说。

未来,要逐步推广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基础建设,改善实验室业务用房和功能布局,建设一批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H市疾控中心负责人李某表示。

材料3

日前,专家们就某话题展开讨论。

专家A:与全球所有快速发展的国家一样,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健康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已居全球之首。我国现有2.5亿多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

专家B:医改30年来,过分强调政府、机构的医疗救治责任和公民享有医疗的权利,个体责任几乎被忽略,慢性病可防可控的特征没有充分体现。国人对医疗的需求和要求很高,希望就医随到随看,不但要看好,最好不花多少钱,但人们在对自身生活方式的约束和健康保障的制度设计上几乎不作为。

专家C:制度设计没有体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反映社会和民众长期死抱“最后一公里的救治模式”不放,没有把关注和工作重点真正转到减少生病的人和延缓已有病程上,民众的健康意识、管好“最初一公里”的观念远未被唤醒。

专家D:没有民众个人健康意识的觉醒,慢性病发病人数就不会下降,全民健康促进的目标难以落地,“大健康产业”的群众基础和市场也会缺乏。

专家A:我们一直倡导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百姓“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对居民及其家庭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专家D: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讲讲我的经历,我退休后把执业地点从大医院转到某社区医院,医院给在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女性居民发短信,告知她们来了一位妇产科主任医师,如果觉得合适可以跟我签约。结果发出8000多条短信,来签约的不到40人,一年中我接到的咨询电话不超过10个。

专家C:居民有病首先想到大医院挂专家号,更无从了解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使得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形同虚设。

专家B:我举一个日本的例子,2008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出台法规,强制政府机关和企业给40岁至74岁的员工定期测量腰围,腰围超标者必须检查血糖、血压、血脂。超标者或认定为代谢综合征的必须在3个月内自行减肥,若减肥失败,必须接受饮食控制教育。此外,政府还对推动雇员减肥不力的地方政府或私人企业处以罚款。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