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1],进一步凸显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使命。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高校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构建良好育人生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判断的必然要求。
通过加强廉洁文化的教育引导,可以为高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育人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广大师生能够深入感受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守诚信原则,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出更多具有担当精神的优秀青年。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品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廉洁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坚守诚信原则,反对贪污腐败,注重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同时,廉洁文化建设提倡廉洁从教,不仅要求师生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中保持真实、客观、公正,还要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在各个领域展开实际行动。通过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高校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廉洁文化的倡导和践行也为学生提供了正确的行为准则,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远离腐败和不良行为,培养出担当社会责任、建设美好家园的能力和品质。
一、充分认识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重要意义
1.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2]新时代推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2022年2月,为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氛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重拳反腐、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方面,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贯穿于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全过程,突出体现了廉洁文化建设对我们党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的内部构建和价值彰显。另一方面,廉洁文化是高校从严治党的生态保证,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让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坚定,让师生自觉增强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只有不断提高师生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高校“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教育战线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才能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3]。
2.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源头活水
首先,高校廉洁文化是高校优良校风、扎实学风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弘扬廉洁正气、倡导诚信守法,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风的优良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高校廉洁文化也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坚持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现象是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关键之一。通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从严。最后,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更是扎实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活水。高校是培养青年学生的重要阵地,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公正的良好品质,推动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效举措。只有通过加快推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党员师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才能确保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从严治党与良好育人生态的思想引领同向发力,构建“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的育人生态。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教育引导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督的工作格局,确保廉洁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内在要求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4]高校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源头活水,同时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内在要求。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就是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引领青年学生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时代精神,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新时代青年,让他们认同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同时,还要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为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此外,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课堂教学、社团组织、社会实践等方面加强引导,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既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又是塑造校风学风和谐优良的基础,更是高校育人使命的内在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才能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坚守廉洁底线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二、深刻把握当前高校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个别高校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主动作为被动化
个别高校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进行,以方案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精神,无法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廉洁文化建设、支持廉洁文化建设、投身廉洁文化建设的热情和主动性。存在部分师生硬性“摊派式”参与的现象,廉洁文化建设基本是以活动开始、以活动结束,导致效果不佳、成效不明显。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一体联动还没有形成,人人主动参与、参与思想受洗礼、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建设氛围和风气还没有建立。最终导致个别高校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由主管部门的“主动作为”变成了基层单位的“被动执行”。
2.个别高校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需求差异化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高从严治党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提供思想和文化保证。新时代的高校师生对于廉洁文化建设形式需求、内容需求、文化需求等不断提高,廉洁文化不仅是高校作为推进主体的目标活动,也是师生作为客体的价值期待。但由于一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传统化、内容固定化,导致廉洁文化建设的效果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形成廉洁文化建设主体目标与客体需求的差异化,廉洁文化建设的成效不明显、廉洁育人的文化氛围和作用没有得到凸显。
3.个别高校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不健全
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依托于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支撑,而在个别高校中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健全的问题。首先,个别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相对滞后,没有及时跟上新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其次,一些现有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度不够,监管不严,导致廉洁文化建设的规范性和约束力不足。最后,一些重要的廉洁文化建设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和落地,如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违纪违法行为处罚制度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实效。
4.个别高校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不到位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