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X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根据安排,现简要汇报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恳请批评指正!
一、全县养老事业基本情况
据县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县常住人口X万人,其中X岁以上人口X万人,X岁以上人口X万人,X-X岁以上人口X万人,X-X岁人口X万人,X岁以上人口X万人,人口老龄化率X%,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X%,总体呈现出比例高、增速快、高龄多的特点且已达到中度人口老年化阶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县民政领域顺应社会需求,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经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县养老服务行业硬件设施得到有效改善,现已建成县级失能人员照护中心X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X个、社区养老服务站X个、农村互助养老点X个、社会办养老机构X个,各类养老床位X张,其中护理型床位X张、民办医养结合型床位X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X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均达X%,“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科室人员配置。从机构改革初的X人从事养老儿童工作,增强到目前的X人从事养老儿童工作(其中X人为临聘人员),并成立X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新增编制X个。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我局联合县人社局近X年开展养老护理员初级培训X余人次,中级培训X余人次,并每年组织养老机构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集中培训。
(二)深化制度机制改革创新。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由县领导牵头、X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联合监管制度,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细化建设、运营、服务等标准要求,规范社会办养老机构、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团队等养老服务行为,搭建起一套立体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框架。三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投入X余万元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设。建立X岁以上老年人营养补贴制度,提高高龄津贴、重度老年残疾人护理补贴等福利标准,整合养老、医疗保险,优化低保、医疗、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推动X名特困人员入住机构,入住率达X%,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X个百分点,做到既补床头又补人头,更补服务质量。四是落实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卫生健康等部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能落地的综合监管,今年以来,开展养老机构常规检查X家,发现并整改隐患X条,开展约谈X次,行政处罚养老机构X家。
(四)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投入资金X余万元,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X家,启动高观、修齐等X个失能照护点,帮助全县X名贫困失能人员实现集中供养。将易和医院和康之舟医院改造成“医办养”融合机构,配置护理型床位X张。二是完成养老机构托管改革。持续优化扶持政策和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放管服”改革,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成功引入重庆夕红老年公寓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大巴山禾润健康养老服务公司等X家专业养老机构在城口落地,并陆续将X家公办养老机构托管给引进机构。三是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通过将托管机构机构使用的财政资金纳入综合审计监管,敦促X家托管机构在坚持公办养老机构的公益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通过督促养老机构落实人员配置要求,提升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与人社、就业等部门合作,累计开展专业培训超X人次,养老护理员持证率达X%。持续加强养老机构业务指导,委托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等级评定,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动力得到充分激发。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