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XX办事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强首府”工程,立足“一区一带”,打造“四个区域中心”的总体战略目标,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实干笃行谋发展,倾力为民谋幸福,为谱写回民区高质量发展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紧扣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D员干部D性修养的必修课,常态化开展“D组织书记讲D课”,有效推动D的二十大精神入心入脑、见行见效。二是创建D建品牌,激发组织活力。街道已打造6个最强D支部。三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弘扬辖区内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事例,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0余次、宣传教育讲座10余次。街道下辖基督教堂一处,合法开放聚会点3处,民间信仰场所1处,定期管理和维护并设置宗教场所管理排查台账。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全面从严治D、D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等重要论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7次,受教育人数达400余人次;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开展“以案促改治理年”“上访变下访”活动,力争把矛盾纠纷问题解决在基层;开展诫勉谈话1人,批评教育1人,约谈4人次,D内警告处分1人;按照区纪委文件要求填报廉政档案429人。三是强化政治监督。按照“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街道纪工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街道D工委“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执行、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巡察整改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开展“三个是否”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纪律监督检查。健全完善“三务”公开平台和机制,推动监督工作由线下转移到线上。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机制。成立XX街道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工作领导小组,由XX街道D工委书记担任组长,先后开展强化理论武装专项学习16次。二是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XX街道共有8个城市社区、3个村转居社区,目前已有3个城市社区书记完成更换;启动“雏鹰计划”,以培优社区“两委”为目标,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各社区已全部配备“90”后专职副书记。三是打造示范点。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打造2个市级文明社区,3个文明示范小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一是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网络。深入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召开1次意识形态部署会,分析研判会2次;建立和完善街道意识形态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效的意识形态网格员队伍;围绕学习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开展线上线下宣讲74场次,受众5000余人次;组建了15人的街道网评员队伍,开展网评员分级轮训和实战演练,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二是推动信息报送工作高效化。当前19篇信息被中央级媒体采用,13篇信息及视频被自治区级媒体采用,被市级媒体采用95篇,被区级媒体采用99篇。三是打造了“乐享银铃”志愿服务品牌。组建了“夕阳红”“小水滴”等志愿服务队,多次荣获回民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并获得呼和浩特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四是增强科普服务能力。街道共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300多份,受众500余人。
一是完善阵地建设,街道武装部按照“六有”标准配置三室一库,协调辖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防教育、民兵建设等工作。二是编强编实街道应急连、应急排民兵队伍,目前,共编建应急连15人,应急排30人,重新编排基干民兵35人。主要完成常态维稳执勤、训练、应急、防汛等任务,全力参与辖区“网格化”巡控。三是落实征兵宣传动员工作。利用各类平台媒介开展征兵宣传活动22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21条。2023年兵役登记120人,完成率达100%。四是打造优质服务。设立退役军人一站式服务窗口,完善街道“1211”工作清单,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已采集1784人,发放优待证1215人,发放光荣牌1485块。
一是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组建经济专班,定期调度分析经济运行情况,已维护经济名录库4434家,实地核查4525家,招商引资66家。扎实部署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二是合理布局,打造经济发展新格局。以点连线形成XX东西为主线,工农兵路南北呼应的区位经济链条式发展。主线东侧以现有元和建材市场为基础,打造综合性建材家装商业体。同时依托XX汽车产业商圈区位优势,逐步丰富汽车产业周边业态包括文化广场、汽车停放展示、体验休闲等衍生行业,形成XX主体经济。以工农兵道路提升工程为契机,打造工农兵北侧餐饮商业街、南端便民生活服务网红区域,带动工农兵沿线整体商业发展。三是深挖潜力,以项目为驱动激发闲置遗留区块新动能。充分挖掘海西地区老旧厂区多、棚改项目多的优势条件,整合资源,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现有项目包括通道北街互联网大厦现打造动漫产业孵化基地;飞鹰厂区140亩拟建1.5亿地震体验馆;筒子楼拆迁空地5.2亩拟引进便民市场;橡机厂30亩空地、炼铁厂地块100亩拟引进汽车停放展示。
一是“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厘清权责事项,涉及街道的五大类153项职权清单和涉及社区的四项清单均已全面落实,梳理直属部门和街道共同承担事项138项,并及时公示。二是深化“一网通办”。开展“两优”专项行动,各类事项共计办理时限数247天,压缩办理时限数60天,压缩时限占比24.29%;规范线下评价方式,建立“好差评”评价系统,着力推进“帮代办”“蒙速办”“D员服务”等窗口服务职能,目前街道、社区D群服务中心完成帮代办事项621件,服务居民近1000人。三是与驻区单位共联共建。将其纳入“大D委”,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项清单”95条,推动完成率达69%。四是推进“大综合”联合执法。推动综合治理由“分散化”向“一体化”转变,成立街道综合执法机构,积极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新格局,前期已收集各类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12条。
一是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本年度,组织大型全面整治活动15次,每月至少两次专项攻坚行动。累计组织人员800余人次,清理垃圾、杂物、河道整治垃圾共计5000余吨。利用精细化案件处置平台,共处置处理精细化案件3000余件,按期完成率达到99%以上。二是巡河工作。利用“河长通”APP巡河实现智能化河道巡查,共计巡河18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1件;组织300余人开展河道集中清理56次,清理河岸垃圾杂物约27吨,整改成果成效明显,河段面貌得到了改善。三是林长制工作。已建立林长三级制度,各级林长制工作人员均下载了林长制APP,并开展常态化巡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