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2017年三变改革调研报告
2023-10-26 08:30:08 685

某村2017年三变改革调研报告

 

xx乡xx村位于XXX,,全村总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亩,林地XX亩,经果林XX亩,退耕还林XX亩,森林覆盖率达XX%。辖XX等X个村民组XX户XX人,其中,贫困户XX户XX人,D员XX人,长期外出务工XX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人员XX人,大专以上XX余人,高中学历XX余人,初中学历XX余人。居住着XXX等民族,属三类贫困村。近年来,xx村依托气候资源和交通便利等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循环现代农业,通过聚焦支部建设、智库建设、扶贫模式、产业发展等方式,促进“三变”改革落地生根。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擦亮“三块招牌”,让D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一是亮出“五好基层D组织”牌子。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村委会下设民生事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并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制订了xx村村民自治协定“红九条”。实现了村民自我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自治格局。近年来,村内无上访事件,无刑事案件,村民间偶有矛盾纠纷已基本在村民小组协调解决,真正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二是亮出“全省优秀村D组织书记”牌子。村支书作为村级D组织的领导核心,既是“三变”工作的推动者,又是“三变”工作的具体实施者。xx村按照政治素质、经济条件、工作能力、群众基础、廉洁自律“五过硬”标准选优配强“领头雁”,以第十届村支部换届为契机,xxx同志高票当选为xx村D支部书记,从此,带领全村群众发展致富。三是亮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牌子。农村致富带头人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成功于农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火车头。近年来,xx村紧紧围绕“找准产业精准脱贫”的工作目标,充分利用本村专业技术人员多的优势,在政策梳理、方向把握等方面鼓励致富带头人发展符合自身的农业产业,引领群众脱贫增收。

 (二)打造“三个基地”,让人才助力农村“三变”改革。一是充分利用xx职中远程教育实训基地,加大D员和群众培训力度。以生态文明家园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农家书屋、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为载体,定期组织D员和群众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和国家方针政策。采取支部联系D员、D员联系群众的措施,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和服务,组织D员、群众开展培训700多人次,确保每户农户掌握1门以上致富技能。二是利用xx公司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自身人才队伍。近三年来,培训大樱桃种植技术5次,涉及xx村3000余人次。长期开展果蔬种植技术培训,共开展大型农业技术培训8次,累计培训xx村村民5000人次。三是利用外出学习考察基地,组织近40名D员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大户赴遵义、黔西、安顺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有效促进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管理技术的更新,充分发挥D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创新“三种模式”,让精准扶贫推动农村“三变”改革。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充分利用上级各部门扶贫资金,结合本地实际,创建扶贫模式。一是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即“五五分成”模式):农户培训合格后,以零租金返包公司投资建设的大棚进行种植和管理,由公司统一提供苗木、肥料、技术指导及产品销售,公司和农户以各占50%的比例进行利益分成。二是农户+公司+支部模式(即“五三二分成”模式):针对由扶贫或其他项目资金补助公司建设的大棚,农户培训合格后,以零租金返包大棚,由公司统一提供苗木、肥料、技术指导及产品销售,效益由农户、公司和村支部分别按照农户50%、公司30%、村支部20%比例进行分成,村支部的利益分成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和产业滚动发展。三是33351模式:由政府、企业、贫困户3方共同投资3000万元(政府争取500万元项目资金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按项目进度给予补助,企业投入2000万元,100户贫困户每户贷款5万元合计500万元入资)建设年存栏量30万羽蛋鸡养殖场,带动100户贫困户精准脱贫。2014年至今,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800元增加至目前6800元,村集体经济从空壳村增加至目前的58.11万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