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二十大发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号召。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部署,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导向,聚焦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十项行动”。未来五年,摆在我市应急管理部门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贯彻落实好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安全与发展,服务保障“十项行动”。为此,应急管理部门要聚焦体系建设和重点领域,聚焦公共安全“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能力生成,聚焦制约职能作用发挥、影响应急事业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点问题,主动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把散落在多元主体内的应急能力串成线、连成片、形成面,加快构建符合现代化大都市治理需要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从信息化视角看现阶段应急管理存在的不足
上述问题实际上是体系构建、机制运行和数字化转型三个深层次问题在信息化方面的现象层表现。通过深入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建设符合新时代治理需要的以信息化为特点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呼之欲出,其标志性任务是实现“向事前预防转型”。转变应急管理的事件驱动模式,将“监测预警”嵌入式融合到“应急指挥”业务中,实现关口前移、有的放矢,才能使应急管理工作统筹更加有力,定位更加突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脱虚向实。目前,应紧抓数字政府建设窗口机遇,坚决贯彻落实“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全域感知、数据建模、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深入思考适应现代化体系特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运行模式和实现路径,从理念、原则、目标、路径、方法和要求等各个方面打破原有认知,加速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目标、流程、成效评价向事前预防转型。
二、“量化+主动”是实现“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方法
针对适应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市应急管理局提出“一个理念引领,一个模型搭建,一个平台赋能”的方法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