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推动“十四五”建设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革创新发展为契机,认真落实交通运输工作各项要求,紧密围绕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推动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要地建设的目标,深度谋划、主动作为,全力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事业更新更快发展。
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利当前更利长远,市局在该方面坚持抓通道建设、路网联通,补短强弱,推动我市综合立体现代化交通发展。
加快高速项目协调推进。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正在全力推动市域8条高速公路开展前期工作,涉及里程约334公里,总投资约XX亿元。其中,通城至修水至铜鼓高速公路初设修改已完成,评审中心已出具评估报告,批复文件正在省发改委走流程;阳新至武宁至樟树高速公路已完成工可阶段现场踏勘,工可报告初稿已编制完成;南昌北二环高速公路工可报告初稿已编制完成,压矿、地灾、稳评专题正在编制;以上3条高速公路预计将于年内启动建设。彭泽至东乡、德安至武宁、瑞昌至武宁、湖口至XX跨湖二通道、福银二通道等5条高速公路正在加快线路方案比选、工程许可研究等前期工作。
加快过江通道建设推进。按照跨江合作有关要求,市局牵头过江通道建设项目,目前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已送审工可报告,正在开展专题研究;XX至黄梅、彭泽至宿松等2条过江通道,正在开展工可研究、桥位路线方案论证等前期工作;新开至永安过江通道,已基本完成地勘,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和相关专题报告编制工作。
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为贯彻落实《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度目标任务,市局并积极调度2022年及以前年度已下达建设计划续建项目。截至目前,县道升级三级路、建制村双车道改造、危桥改造已完成全年任务量的84.4%。同时,加快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支持彭泽县、庐山市、濂溪区争创省级示范县,力争今年年底达到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申报条件。
积极申报强链补链项目。编制完成《南昌-XX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此次申报项目总数21个,项目总投资XX亿元,实施期内核定总投资XX亿元,申请补助资金15亿元。其中XX市项目总数5个,项目总投资XX亿元,实施期内核定总投资XX亿元,申请补助资金XX亿元,占比为52.7%。目前,昌九联合申报方案位列29个申报城市中第13位,已成功入围答辩环节。
维护保障机场航线运行。持续巩固XX至西安、深圳、北京、海口、上海、成都等航线,与海南航空公司洽谈航线续约与拓展相关事宜。飞行航班758架次,旅客吞吐量达XX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81%,月均超过两万人次,平均客座率达70%,服务XX本地群众出行效果持续增强,预计全年有望突破25万人次。
安全工作关系社会稳定,关系人民的安定幸福,且交通安全一出事必是大事,市局坚持强化行业治理,完善行业监管,用制度弱化风险,提升交通安全指数。
巩固行业安全认识。市局坚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加强“两会”春运、“五一”端午等重点时段安全保障意识,下发安全生产工作的提示,推进交通安全生产向“事前预防”转型。通过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防范大宣传、大实践巩固提升行动,紧盯行业安全生产的“顽瘴痼疾”,狠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各企业认真学习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制作的《安全生产典型案例警示录》,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活动主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安排20余名工作人员现场科普、咨询活动,接受过往群众现场咨询800余人次,营造了行业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加大隐患问题整改。为防范交通安全风险,市局组织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2023专项整治行动,印发了《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202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要求局属各执法单位在巩固上一轮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持续以解决“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等五类突出问题为重点,突出重大风险摸排、辨识、评估和管控。上半年,全市一般隐患核处中,通过第三方平台监测共发现225处隐患问题,移交违法行为2起,隐患随手拍1起,整改工作已全面完成。
完善执法监管制度。为有效提升执法监管力度,市局加强联勤联动机制运用,会同公安交管、高速交警、高速路政等部门联合印发《“携手四方联勤联动,打造和谐平安交通”攻坚行动工作方案》,针对普货运输开展专项治理,重点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明确43名网格长和162名网格员,对1035家行业企业执行网格化监管,将安全监管压力有效传导到行业企业的“神经末梢”。
改良运政执法模式。为维护道路运输市场安全稳定,提升执法效能,在开展联合执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我市作为执法系统推广试点地市,率先在市区范围推行“江西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轨迹锁定”的非现场执法模式,实现“掌上办案”“精准打击”。半年来,全市共办理道路运政执法案件1222件,其中办理非法营运案件164件,网约车违法违规经营案件44件,普货运输违法违规经营案件628件,危货经营者违法违规经营案件6件,其他案件380件。针对路政治超管理,我们着力推动全市公路路域环境整治,以治理公路“脏、乱、差、堵”为突破口,半年来拆除违法建筑物17处,整治非法架设管线117处,查处污损、占用公路186处,消除隐患109起。
深化信用监督机制。为全面推进信用交通建设,市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九交字〔2023〕28号)文件,市局督促行业市场主体(维修、驾培、两客一危、普货、工程建设等)及行业从业人员开展行业信用承诺工作,引导行业群体践行信用承诺制度,报送信用承诺信息,并自觉签署信用承诺书。特别是在公路设计、公路工程监理等企业引入信用评价机制,推动完成普通公路项目设计标段的信用评价、信用审核等工作。
公共出行服务高质高效。圆满完成春运道路旅客运输任务,累计安全输送旅客近239.1万人次(道路客运112.09万人次,铁路93.92万人次,航空2.19万人次、水路30.9万人次),其间未发生一起责任死亡事故和旅客长时间滞留现象。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条(75路、76路),畅通城区和高铁站线路,实现城市公交与高铁无缝衔接,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群众出行需求。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