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陕西省延安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2023-09-30 13:50:02 683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2022年11月27日,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宣布中央决定:()同志任陕西省委书记。

A.赵刚B.刘国中C.赵一德D.王晓萍

答案:C。2022年11月27日,陕西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刘国中同志不再兼任陕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赵一德同志任陕西省委书记。

2.2022年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殊荣的延安籍人是()。

A.卢青锋B.赵东红C.杨帆D.叶朝阳

答案:B。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2022年8月30日上午在京举行。397名同志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198个集体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延安市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主任赵东红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殊荣。

3.大概率且影响大的事件是()事件。

A.灰犀牛B.黑天鹅C.白天鹅D.黑犀牛

答案:A。灰犀牛事件是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黑天鹅事件”则是极其罕见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

4.D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D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答案:D。从现在起,中国共产D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关于公文附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文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字体标识“附件”

B.附件必须与正文一起装订

C.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D.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答案:B。

6.为鼓励市民多参与体育锻炼,丰富市民业余生活,市体育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举行马拉松赛,现需要就比赛相关事宜告知广大市民,最适宜的文种是(

A.通告B.公报C.批复D.通报

答案:A。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属于下行文。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题干中关于鼓励市民参与体育锻炼,丰富市民业余生活的事项在全市范围内容告知,应当用通告比较适宜。

7.关于“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率先提出的B.延安作风是共产D

C.西安作风是国民D

答案:A。强调,当年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全D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D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D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D,始终保持D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D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D就是靠倡导的“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D的“西安作风”。“延安作风”指的是共产D的作风,“西安作风”指的是国民D的作风。

8.窑洞对以后,提出的第二个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确保政权长期存在的答案是()。

A.自我革命B.自我革新C.自我监督D.自我提高

答案:A。“窑洞对”的要义,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确保政权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窑洞对”中,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在全面从严治D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D的自我革命。

9.D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

A.数字经济B.虚拟经济C.实体经济D.数据经济

答案:C。

10.国家安全的根本是()。

A.国家安全B.国家利益C.政治安全D.人民安全

答案:C。

11.()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D的领导B.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团结奋斗

答案:C。坚持D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D是D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12.要把()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B.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答案:B。2022年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题:案例分析题

材料:近年来,基层政府为了改善服务供给,将一些服务事项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承担。这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不过,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在“服务外包”后,忽视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甚至借“外包”之名,将自身职责“一包了之”“一甩了之”。这不仅不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需要引起重视。

今年夏季,中部某县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在该县城连接高速入口的道路旁,一些行道树显出枯败之色。

当地城管局局长说,该县以每年300余万元的价格,将较偏远处7万平方米的苗木养护工作,承包给了一家公司。夏季炎热高温,这家公司的园林管理人员在为园林养护浇水时,仍然按照以往浇灌时间,直接在烈日下对植物喷水,导致部分树木被灼伤。“好在我们及时发现,要求他们调整浇灌时间,不然这些行道树就枯死了,冬日还得补种,既影响市容市貌,又浪费资源。”该城管局局长说。

当前,“服务外包”已成为不少基层单位推进工作的选择之一,但有的单位将工作委托出去后,对工作实施效果不闻不问,当起“甩手掌柜”,导致工作存在失范甚至违法违纪风险。

此前,部分基层政府部门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政务号等新媒体运营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承担,就出过问题。有第三方机构凑内容、拼数据,与网民缺乏有效互动,甚至攻击网民,损害了当地政府形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