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内蒙古阿拉善盟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2023-09-30 13:50:02 688

 

 

第一题:单选题(30道题,每题0.5分,共15分)

(考察内容哲学类偏多)

第二题:多选题(30道题,每题0.5分,共15分)

(考察内容哲学类偏多)

第三题:案例分析题(20分)

材料1:近几年,新型的高校选修课兴起,引来了各种评论。各种新奇的选修课吸引同学的目光,例如厦门大学开设爬树课,并不是简单的爬树,增加了xx能力,还能在关键时刻逃身;例如爱情导师课、生死课······这些课程引来了家长的反对。另外,学生被课程名称吸引报名,可部分课程由于没有师资和场地、内容没有深度、没有系统性,老师敷衍、专业性不强等昙花一现,中途“夭折”。高校选修课想要真正做到“始于兴趣,终于真知”,就要对加强师资的培训,课程的指导、研判等。

材料2:宁夏一个孤独者的孩子他妈妈经营一个孤独者孩子中心,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托养机构不完善,不能托养大龄的孤独症患者,托养机构人员不专业,仅能照料生活起居,无法个别化看护,托养机构不能为孤独症患者,提供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后面说了孤独症孩子长大后面临的生活工作问题。例如孤独症患者不关心外界生活,没有社会规则意识,无法融入社会。设立相关培训机构也是价格昂贵,服务不专业,护理不周,东西部机构发展不平衡等。(最后讲了相关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问题一:根据材料,你怎样理解“始于兴趣,终于真知”?(5分)

理解:课程新奇能够激发学生选课、学习的好奇心,能够让课程被更多学生关注、选择,这就是“始于兴趣”;课程要想获得学生真正的认可、获得较长的“生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含金量”、要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厚度,让学生通过学习有真正的获得感,这就是“终于真知”。

问题二:请说出新课程不能长久发展的原因。(5分)

一是课程设置不够好,不够系统,学生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

二是师资力量不够强,缺乏好老师,好的教学方法;

三是老师的敬业心不够,对待课程不够上心,导致课程质量不高;

四是专业性不够,课程设置的专业水平不够,学生学不到专业技术;

五是对老师的培训不够,不少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新课程培训,导致上课效果不明显。

问题三:请概括出孤独症的特征。(5分)

一是社会交往障碍,缺乏与正常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对呼唤缺少反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难以理解他人想法,难以建立友谊。

二是交往障碍,孩子出现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障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障碍。

三是孩子出现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行为常常非常刻板,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去应付日常的生活。

问题四:请概括出家长不想送孤独症患者去托管机构的原因。(5分)

一是托养机构不完善,孤独症患者长大后不能托养,缺乏完整性;

二是托养机构的人员不专业,只能照料一般的生活起居,无法进行个性化的看护和康复;

三是托养机构不能为孤独症患者,提供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

四是孤独症患者缺乏专业教育,没有社会规则意识,无法融入社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