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学习借鉴XX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从3月开始,市乡村振兴局D组组织人员分两批次赴XX省学习调研,先后考察了XX省XX市XX县、XX县、XX市XX县等地,通过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重点对当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达到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XX县。该县位于XX省西部,千岛湖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辖区的XX村,原来是出名的贫困村,也是同志在XX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他曾四次到访、四次致信XX,期望“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近年来,XX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支柱,规模效益农业为补充的生态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和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XX市XX县。该县位于XX省西北部,富春江山水世界闻名。近年来,XX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培育和发展“古村落+文创”“古村落+艺术”“古村落+特色民宿”等新业态,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目前,XX已建有(含在建)11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三)XX市XX县。该县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与XX、XX和XX、XX等城市分别构成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十多年来,XX县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大念“山水经”,关停矿山,关闭工厂,修复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XX省自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了XX万千美丽乡村,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景象。相较而言,我市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方面同XX各区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还在发展理念和推进方式上,XX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一)D建引领基础好。在XX各地,都注重将D建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XX市XX县XX村以提出的“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为指引,塑造“四种人”D建品牌,村D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D组织。XX市上墅乡刘家塘村推行村D委联系D小组带领发展村户经济、D小组联系D员带班参与乡村治理、D员联系群众带头倡导文明乡风的“三联三带”活动,受到中央领导赞扬。
(二)规划先行标准高。各考察点所在县把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个性特色,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比如XX市XX县石舍村的“非遗石舍”、XX县严家村的“未来乡村”、“渔事文化”都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规划设计上,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在规划执行上,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所到之处,没有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很少有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