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应届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以江苏省为例
周荣荣
内容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富民增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江苏2352
名应届大学生专题调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大学生就业环境良好,但仍存在竞争压力大、
供需结构性错位、就业取向有偏差的问题,并提出应加大大学生就业政策及信息支持、引导,创
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创业质量;应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19)01-0023-04
DOI:10.13778/j.cnki.11-3705/c.2019.01.004
一、引言和调查基本情况
学生占10.6%。
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实现创新引领高质量经
济发展、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又有利于社会资源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同时
让年轻人在创业中,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提升。
二、应届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一)多数毕业生企业就业,校园招聘和人
才市场是就业主渠道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民营企业位居应届毕业
生就业首位。1922名就业大学生调查对象中,778
人在民营企业就业,占40.48%;国有企业314人,
占16.34%;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216人,占
11.24%;其他经济类型单位614人,占31.94%。
表明随着国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中小微
企业发挥了对应届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创
造更多就业岗位,显示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从就业渠道看,人才市场和校园招聘会,家
庭和个人社会关系、熟人介绍,招聘网站仍是就
业主渠道;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招考、自主创业比
例偏低。564人通过校园招聘会和人才市场就业,
占29.34%;443人通过家庭和社会关系、熟人就
业,占23.05%;通过人才招聘网站就业的386人,
占20.08%;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就业的289
2018年7月初,江苏调查总队组织对江苏省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共
发放问卷2393份,回收有效问卷2352份。通过
专题调研分析,对于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和
创业创新问题,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
建议意义重大。
本次调查的江苏22所大学的2352名应届毕
业大学生中,男生1138人,占48.4%;女生1214
人,占51.6%。已创业和拟创业的大学生为430
人,就业大学生为1922人。
从学历来看,51.7%的学生为本科学历;专
科学历的学生占37.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
——————––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2017ZSJD020苏南资本市场研究中心,江苏省人文社科基地支持。
调研世界2019年第1期·23·
调研报告
人,占15.04%;自主创业23人,占1.2%;39人
前途较大,占56.2%;1024人选择工作稳定,占
比53.3%;其他依次是专业对口47.6%、创业机会
多14.6%、其他7.2%。
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占2.03%,其他178
人,占9.20%。
(二)应届大学生就业薪酬水平有所提高,
与实际愿望有差距
3.个人发展机会也是求职者关心的因素(多项
选择)。
调查显示,大学生初次就业薪酬水平普遍不
调查显示,在求职中,44.4%的应届毕业生最
关心个人发展机会,比2017年同期上升14.2个百
分点;其次分别是薪酬与福利32.8%,同比上升6
个百分点;选择就业地域的占18.1%,同比上升
3.4个百分点;选择单位性质的占6.7%和按照家
庭期望的2.4%。表明现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发展
高。40.06%的被访者人均月薪酬水平在3000元以
下,比2017年上升3.4个百分点;3000~5000元
的占39.44%,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5000~8000
元的占13.0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8000~
1万元的占3.43%;1万元以上的占4.06%,同比
上升1.46个百分点,薪酬水平有所提高。
39.7%的毕业生期望的人均月工资水平为
5000~8000元,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期望值为
人均月工资3000~5000元和8000~1万元的毕业生
均占比19.8%;20.7%的期望月工资1万元以上,
同比上升9.7个百分点,目前应届大学生就业实际
工资水平与期望值有相当差距。
机会和价值实现。
(二)更青睐就业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及发展
机会
调查显示(多项选择),30.0%的调查对象选
择毕业后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同比下降27.9个百
分点;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由于生存压力较大,
有15.3%的调查对象选择上海就业;中西部大中
城市作为国家大发展战略对象,也吸引了13.1%
的毕业生前去就业,其他地区占14.4%。
毕业生们普遍表示,作为职场新人,虽然薪
酬与期望值有差距,但他们愿意积累经验,在职
场中加快成长。
优先选择这些地区的主要原因(多项选择),
72.6%的调查对象认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46.5%
认为生活条件好,同比上升16.6个百分点;40.4%
认为有良好人才政策;看中创业环境的占17.9%;
三、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更注重价值实现
1.国有企业是多数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多项
选择)。
回报家乡的占26.7%;其他占11.2%。
(三)上下班单程通勤时间更认可在一小
时内
意愿就业国有企业占被访者的27.5%;其次
是事业单位(科教文卫体)、外企和政府机关,分
别占21.2%、18.2%和17.6%;希望到民营企业工
作的人占16.5%;选择其他的占3.01%。主要因近
些年公考和事业单位考试热度不减,常有岗位百
里挑一、千里挑一,难度较大;就业市场上多以
民营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科教文卫体)竞争激烈,门槛较高,因此虽然
大多数人有意愿到这些单位工作,但在就业市场
上并不一定能如愿,从而选择了民营企业或者其
他类型的单位。
调查显示,46.2%的毕业生能接受上下班单程
通勤时间1小时以内,41.0%的毕业生能接受30
分钟以内;8.1%的毕业生能够接受1.5小时以内;
4.1%和0.6%的毕业生能接受2小时以内和2小时
以上。
四、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总量大和结构性就业难双重压力依然存在。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6.2万人,
比2017年增加0.6万人,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就
业总量和供需错位的结构性矛盾并存,使就业面
临新挑战。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加多元化,择业缺
乏目标,盲目跟风加剧就业压力。“慢就业”“待定
2.收入水平、前途是就业主要考量因素(多项
选择)。
在大学生就业主要考量因素调查中,1206人
选择收入较高,占62.8%;1080人选择朝阳行业、族”现象有所增加。超过5成的毕业生认为目前找
·24·调研世界2019年第1期
调研报告
工作难度一般;27.7%的毕业生认为找工作困难甚
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不少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
平、创新创造能力与企业需求还不相匹配,供需
结构性错位的矛盾凸显。
至非常困难,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在众多招聘
会和求职网站上,不少毕业生求职都出现盲目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