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x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x部委启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作为帮扶工作团队的一员,xx于2023年x月xx—xx日对帮扶结对的xx省xx自治县民族中学(以下简称“xx县民族中学”)、xx市第x中学、xx县第x中学等x所普通高中调研。
一、现场调研方式
在每所学校调研时,主要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听课。听取一节该校推荐的研究课,以了解该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水平。二是参观。通过参观校园,了解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学校文化、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等。三是听取汇报。听取学校校长的重点汇报,跨省派出的帮扶教师、当地派出的帮扶教师以及学校书记、班子成员的简要补充汇报,还听取当地教育局领导的介绍等。四是反馈及建议。听取汇报后,现场反馈调研的感受,并提出下一步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五是学术报告。xx为学校全体教师及该县普通高中教师代表作新课程改革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核心素养:从课标解读到课堂落实”为题,围绕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构建,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解读、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学理、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四方面进行辅导。
二、现场调研基本结论
通过对上述xx五县有关普通高中调研,基本结论如下。
(一)深入调研摸清底数
一是开展深度调研。为使帮扶工作顺利推进,五位校长(其中x是常务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均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充分摸清学校领导团队、教师队伍、学校管理、教学、教研、硬件设施等底数,有针对性地推进帮扶工作。xx市第八中学王宏校长的调研报告在本项目组织的调研报告评审中获得一等奖。
二是在调研基础上,对学校发展进行SWOT分析。通过分析,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挑战与机遇。
三是常态开展调研工作。赫章县实验中学庄建德校长深入乡镇初中调研,并送教到乡镇初中,对当地教育发挥引领作用。xx县第五中学顾俭校长在疫情期间深入山区家访。春节期间,她还深入租住学校周边民房的学生中,发现一个学生的被子太单薄,便将自己改的被子送给这位学生,给学生送去温暖。
(二)团队融合聚集力量
第一,校长认真履行职责。五位校长都能认真履行校长职责,全面推进帮扶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第二,校长与书记较好配合,带领学校班子同向发力。总体上,学校的D组织书记站位较高。为使帮扶项目顺利落地推进,五所学校中,三所学校的校长转任D组织书记,一所学校的校长改任副校长,另一所学校校长另有任用。绝大部分学校校长、书记配合较好,使帮扶工作体制机制很快理顺。例如,xx县民族中学形成“D委把方向、管大局;行政重治理、重落实;纪委立规矩、严作风”的工作格局,带动班子同向发力,促进帮扶工作深入推进。
第三,“x+x+x+N”的多元团队较好融合。每所学校中,“x”是指东部省份派出到被帮扶学校任校长x人,“x”是指从东部省份派出到被帮扶学校担任中层干部和专任教师x人,“x”是指在被帮扶地区选派的到被帮扶学校担任中层干部和专任教师x人,“N”是指被帮扶学校的教师。总体上,这“四方”人员较好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三)微型改革促进发展
推进帮扶工作展开,五所学校均采用了较为稳妥的“微型改革”。
一是成立学校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例如,xx县实验中学、xx县民族中学均成立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为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紧抓学校发展的要素深化改革。五所学校基本上都从优化学校管理团队、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素质、推进课堂变革、深化德育工作、讲好学校故事、提升学校文化等方面推进改革,取得较好成效。xx县实验中学、xx县第三中学制定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xx县民族中学系统重构了学校的管理体制;xx县第五中学在教师培训中注重“分群体、定主题、搭平台、促交流、共成长”;xx市第x中学凝练学校文化,外化于学校的文化墙,努力内化根植于师生心田。这些举措,均收到较好的成效。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