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xx河北岸的xx村,拥有数百亩野生桃林,每年三四月份,夹岸而生的桃花次第绽放,漫山粉红霞蔚,山野一片明媚。如诗如画的雪域春光,使xx村赢得了“最美桃花村”的美誉。依托桃花,xx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动全村走上了致富路。
2021年x月xx日,在庆祝xx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来到xx。在xx市xx区xx镇xx村,听取xx村发挥建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介绍,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绿色银行”兑换商店、卫生室等详细了解有关情况。指出,xx村的美好生活是xx和平解放xx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
殷切的话语,道出了xx村在时代发展下的美好变迁,鼓舞着当地干部群众乘势而上谋发展,不断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考察xx村一年来,xx村发展思路更清晰、干劲更足了,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围绕xx桃花源、农业综合体等项目不断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进一步拓展“旅游+”发展模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1.吃上“旅游饭”,共走致富路
绿树掩映之下,一幢幢藏家庭院错落有致,村道宽敞整洁,溪水潺潺流淌。xx村在细雨蒙蒙中展现着“雪域江南”的独特风韵。
xx村曾经一下雨就满地泥泞的土路,早已被一块块青石板取代;过去好几户共用一台犁地车,现在家家都有小汽车;以前守着绿水青山只会卖资源,如今靠着“桃花源”做大做强产业链。
回首过往,恍如隔世。今年xx岁的xx村村民xxx参清楚地记得,自己十几岁时,父亲为养家糊口要赶着牛羊翻越村北面的大山去放牧,xx经常带着给父亲的食物,清晨从家里出发,黄昏时分才能背着父亲采集的蘑菇、松茸等林下产品回到家中,那时他只能辍学在家。
“父亲早些年已去世了,他没能看见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年,靠着景区分红、跑运输、流转土地、种植养殖等,一年下来全家收入达30多万。不仅如此,村子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有了水泥路,环境卫生质量也大大提升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xx说。
外人难以想象,如今生活比蜜还要甜的xx村村民,xx世纪xx年代还在色季拉山山沟里靠伐木维生。随着伐木被禁止,村民们才从伐木向护林转变。当时,村里的xxxx多棵古桃树被分到各家各户,眼看着一年一年花开花落,村民的生活却没有一点起色。
xx村的美丽蝶变,离不开援藏力量。村支部书记xx说,20xx年,在xx干部的帮助下,xx村以“整村推进、村景合一”的思路着力打造“桃花村”品牌,统一经营桃花林,兴建游客接待站,逐步推进人畜分离、造林绿化、庭院改造、道路硬化、管网入地等工程,完成了从村庄到景区的蝶变,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旅游收入连年累增,村民们通过吃“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随着xx市成功打造“两节一季”“进藏第一站”“人间净地·醉美xx”等旅游品牌,当地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去年,xx村桃花节累计接待游客x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xx余万元,户均分红xx万元。“目前,我们正在整合思路,通过探索推出精品民宿、文创产品等,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要素,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下派到xx村开展驻村工作的xx表示。
x月的xx村,瓜果飘香、麦田金黄,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乡村美景,映衬着xx人犹如桃花盛开般灿烂的笑脸,诉说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光景。
2.多元产业齐头并进,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望着挂满枝头红彤彤的苹果,村民xx开心地笑了。“今年我们村的苹果产量高、品质好,一斤可以卖到x到x块钱,在果园工作一年有两三万收入,这比过去种青稞收入高很多。”xx村观光采摘园占地xxx多亩,有桃、李、樱桃、葡萄、苹果等十余种水果,硕果累累的果树给村民们带来了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就在几年前,xx村绝大部分村民仍然只会种青稞,信守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在村员干部的开导帮扶下,不少村民开始学习种植水果苗木,进入村办观光采摘园工作。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作用是关键。”xx说。
桃花过了花期怎么办?季节性收入不稳定怎么办?这些都是xx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近年来,xx村建强村级组织,充分发挥建引领作用,构建“建+乡村旅游”“建+基层治理”“建+乡村文化”等发展新模式,不断汇聚发展动力,形成“产业富农、组织强农、文化兴农”的乡村振兴新气象,带动了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围绕桃花旅游观光,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进一步拓展“旅游+”发展模式,建设观光采摘园、升级改造农家乐、培育花草基地、开发民俗体验项目、推出文创产品、制作桃花特色美食,旅游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除此之外,土地流转也是xx村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现在xx村有xxx多亩流转土地,平均每亩租金xxxx元,主要用来种植蔬果和苗木。“流转土地是为了不浪费资源,让每一块地都发挥作用,让村民们都能够从中获益。”xx说。
如今,在xx村村“两委”的带动引领下,全村构筑起了以桃花源景区为主、农牧民运输队和观光采摘园齐头并进的三大产业,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腰包越来越鼓。xxxx年xx村集体收入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x%;xx户xxx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x万元,同比增长xx.x%。
片片盛开的桃花铺满了xx村的致富路,xx村正成为雪域高原生态致富的乡村振兴样本。
3.“红色研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