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河北金融2018/01
土地流转助推脱贫调研报告
——以河北省沽源县小西沟村为例
李吉平高国强习庆凯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土地流转并不是个陌生的词汇,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家园到外打拼,大量
田地闲置荒废,加速了土地流转的速度。目前,小西沟村流转土地2000亩,流转出的土地用于发展蔬菜种植业。土地的流
转加之改善良好的经济作物,使得该村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实现奔小康的中国梦。然而,在土
地流转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问题,使得土地流转的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四方面:一
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二是土地流转对象存在局限性;三是“恋土情结”阻碍土地流转;四是“以地养老”制约土地流转。
通过对小西沟村的实地调研,试图呈现出土地流转对于精准扶贫的良好效益,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产生问题的
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精准扶贫;以地养老;留守家庭;经济作物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73(2018)01-0042-04
DOI:10.14049/j.cnki.hbjr.2018.01.008
一、小西沟村情况简介
二、土地流转助推脱贫的实证分析
小西沟村是位于张家口市沽源县的一个偏远贫
困村。小西沟行政村共辖新民、中滩和小西沟三个
自然村,全村共有人口425户,1014人;其中常住人
口205人,外出人口809人,属于典型的空巢村。全
村行政面积21280亩,其中耕地面积7093亩,林地
3200亩,草场7255亩,剩余土地面积均为荒山,人
均拥有耕地6.5亩。通过实地走访入户调研,小西沟
村留守家庭每户种植耕地面积在50亩左右,其在种
植自家耕地的同时,无偿或者支付很少钱财(每亩
30元左右)耕种自己家族在外人员的耕地。
2016年2月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扶贫工
作组来到小西沟村后,结合小西沟村自身现状,提出
了三点措施以改变村民贫穷落后的局面:一是进行
土地流转。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为以后产业发展能
够形成规模打下基础;二是改造土地。将旱坡地改造
为水浇地,彻底改变村民“靠天吃饭”的种植模式;三
是优化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经过一年
多的实践,土地流转给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
见,尤其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的收益明显。下
面,笔者以该村贫困户为例,通过土地流转前后其年
纯收入的对比,展现土地流转对于精准扶贫的益处。
(一)土地流转前收益情况
该村土地未流转及改造之前,村民的种植结构
单一,主要种植作物为莜麦与胡麻。经济效益较差
的作物加之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村民基本处于“靠
天吃饭”的传统小农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村民想要
通过种植莜麦、胡麻改变贫穷的面貌十分艰难。
如前文所述,在土地流转之前,该村的农作物种
植结构单一,田地多属于旱坡地,村民辛苦劳作一
年,所得无几,属于典型的“望天收”。
作者简介:李吉平(1962-),男,河北赵县人,大学本科,高级会计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高国强(1970-),男,河北石家庄人,大学本科,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习庆凯(1988-),男,河北行唐人,硕士研究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42
精准扶贫
河北金融2018/01
表1土地流转前贫困户收益表
策兜底脱贫人员。低保户每年最低享受国家1920元
的补助,五保户每年享受国家4350元的补助。加之
流转其6.5亩土地所得收益,这类人员年纯收入为
3870~6300元。
种植作物种类投资(元/亩)产量(斤/亩)价格(元)种植量(亩)收益(元)
莜麦
胡麻
130
120
200
150
1.3
2.8
40
10
5200
3000
表1中莜麦与胡麻的亩产量,属于驻村扶贫工
作组调研过程中年份较好时的产量,通常年份达不
到这一产量,我们姑且以这一较高产量来计算贫困
户一年的经济收益。从上文可知,该村每户家庭所
占耕地面积为50亩,通过调研发现,莜麦种植面积
二是到本村土豆与普通蔬菜种植区打工且未承
包大棚的建档立卡户,该类贫困户的家庭人均年纯
收入为1950+10800÷4=4650元①。
三是种植大棚架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扶贫
工作组完成土地流转及旱地改造项目后,小西沟村
约占家庭种植作物的80%,胡麻种植面积为20%。于2017年首次种植了大棚架豆,一座大棚的成本价
由表1可知,一户家庭种植莜麦与胡麻所得的年纯
收入为8200元,以每户家庭四口人计算,则家庭人
均年纯收入为2050元。从这一直观的数据可以看
在6000元左右,乡政府利用国家扶贫资金每座大棚
补助4100元,通过扶贫工作组的努力,由人行石家
庄中心支行出资为每座大棚再补助500元。核算下
出,贫困户一年的经济收益刚好能够维持生存所需。来,种植户个人投入到每座大棚的资金为2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摘掉贫困帽子对于他们来说可谓天
方夜谭。
2018年的费用就仅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基本费
用。由于是第一年种植大棚架豆,为测算种植户种植
大棚架豆的最低纯收入,我们扶贫工作组将2000元
的大棚建设投入费用,算入2017年一年的大棚投
入,故该类贫困户的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1950+
(二)土地流转后收益情况
自扶贫工作组进驻小西沟村以来,积极推进土
地流转与旱地改造项目。目前,小西沟村已流转土
地2000亩,并全部进行了旱地改造(打机井37眼,(5500-2000)÷4=3325元②
。
安装变压器9台,架设高、低压线路7000余米)。流
转的2000亩土地中有1200亩由村致富带头人母某
和李某承包,用于种植土豆;680亩由村致富带头人
刘某承包,用于种植白菜、甘蓝、娃娃菜以及生菜等
(下文统称普通蔬菜);剩余120亩土地由本村豪杰
合作社承包,用于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架豆种
植园区。1200亩的土豆种植与680亩的普通蔬菜种
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扶贫工作组与
村委班子、种植大户积极协商,确定了优先使用有劳
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种植区进行劳作,以打
工、种大棚架豆、流转土地三种方式,多措并举地提
高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四是既种植大棚架豆又到土豆与普通蔬菜种植区
打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此类贫困户的家庭人均年收
入为1950+10800÷4+(5500-2000)÷4=5525元③
。
以上四类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按家庭劳动力强
弱有所不同,劳动人口充裕的贫困家庭中人均年纯
收益较高,无劳动力的贫困家庭中人均年纯收益最
低。但是,不论哪种情形,经过土地流转后,小西沟村
贫困户的年纯收入较以前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并且
人均年纯收入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已经达到
脱贫要求,并且实现了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增收脱
贫的梦想。土地流转对于精准脱贫的效果可见一斑。
三、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土地流转在促进小西沟村贫困户脱
表2土地流转后贫困户收益表
贫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土地在流
投资
产量
价格
工资
劳作土地流转价格流转土地量净收益
收益来源
(元/座)(斤/座)(元)(元/天)天数
(元/亩)
(亩)
(元)转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制约了
土地流转
打工
-
-
-
-
-
-
-
120
-
-
90
-
300
-
6.5
-
1950土地流转的效率与规模,而且对于巩固脱
10800
5500
。
贫效果会产生消极影响
种植架豆
2000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