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范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省安全生产条例》《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9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7〕150号)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现编制《XX市2023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以及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执法,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科学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为XX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提供安全保障。
根据辖区内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状况、企业规模、执法难度以及安全生产执法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按照坚持属地管理、科学分类、合理分级、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事故隐患,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科学合理安排年度监督检查的范围和数量,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运用计划检查、专项检查、“四不两直”抽查和“双随机”检查等多种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监管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执行率达100%,隐患整改复查率及整改率达100%,安全生产违法案件及时办结率达100%,无行政复议纠错或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努力压降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全面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严格落实省厅、苏州局“三级执法计划”下发名单,分类分级确定执法监督检查重点企业名单。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排查和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重点关注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的单位:包括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领使用许可的企业;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金属冶炼企业;涉爆粉尘作业场所10人以上企业;近三年发生过亡人的生产安全事故单位;上一年度发现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单位;工伤事故多发企业;风险报告涉及重大风险的企业以及其他应当纳入重点执法的单位等。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的指导、协调、督促,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重点检查范围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采取“双随机”抽查方式开展一般检查,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净化安全生产环境。
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活动中应牢固树立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理念,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规范监督检查的各个环节,做到程序合法、操作规范、自由裁量权使用得当、文书填写规范。入企检查不少于2人,制服着装规范,严格履行表明身份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用语,按要求使用执法记录仪。所有执法活动均应使用《XX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制作执法文书,发现被检查单位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事故隐患的,应当依法强化隐患闭环工作,落实隐患督促整改的各项措施。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做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确保省行政执法系统使用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强化廉政自律意识。
紧盯重大风险、特殊企业,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较多、违法行为恶劣的案件,迅速开展举报核查工作,以“检查必执法、违法必处罚”为指导原则,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综合分析研判企业“人员素质、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管理水平、风险隐患、工伤事故”等要素,狠抓企业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做到隐患整改到位、企业认识到位、违法行为处理处罚到位,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到位。找准执法薄弱点,严格执行“一案双罚”,实行“三位一体”执法工作模式,针对执法重难点,加大作业现场、重大隐患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服务,不断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原安监总政法〔2017〕150号)的要求,综合考虑行政执法人员数量、执法车辆、装备和被监管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分布、生产规模等因素,测算本年度监督检查工作日为10308个工作日。具体如下:
其他执法工作日包括主要包括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实施行政许可,事故调查和处理,举报查处,重大隐患跟踪督办,听证复议诉讼,宣传教育培训,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上级机关组织的执法行动等工作所占用工作日,共计3111个工作日。按前3年本机关平均数测算包括:
1.实施行政许可:859个工作日
2.事故调查处理:1013个工作日
3.举报查处:113个工作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