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安排下半年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XXXX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有力指导下,市地方志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D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市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树牢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服务”理念,围绕当好历史文化守护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播者,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挖掘者,做实“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业,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强力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坚持D建引领,强化组织保证
认真落实新时代D的建设总要求,把D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鲜明“以政治建设为首位,以支部建设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方志事业为纽带,打造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工作思路,推进机关D建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X视察和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文化传承发展、提升“三种能力”等重要要求,召开D组会议XX次、中心组学习(扩大)会X次,举办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ZT教育培训班,召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专题学习研讨会,教育引导D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创建,推进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着力打造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树牢地方志部门是意识形态重要部门理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志鉴期刊及“方志XX”新媒体矩阵审核把关机制,确保地方志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是扎实推进ZT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市委关于ZT教育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D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统筹谋划、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组建ZT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扎实开展集中学习研讨、调查研究等工作,X名班子成员先后深入市总工会、市农信联社等市直部门,XX个县(市)XX个县(市、区)近XX个基层点位,实地查看成效,倾听群众呼声,拟定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形成调研成果X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五好D支部”建设,努力打造敢于担当、能打硬仗、善于攻坚的支部战斗堡垒,创建“五好D支部”X个;在“七一”表彰X名优秀共产D员、X名优秀D务工作者、X个先进D支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深入开展“三级书记讲DK”活动X场次,组织副处级以上D员干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列席中心组学习会,检查通报机关D员、干部“学习强国”半年学习积分,在XX长征干部学院XX泸定桥分院、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D性教育,参与“学思想强D性共奋斗”“我们的新征程”等知识挑战赛等,提升D员、干部理论素养。严格落实D员(干部)积分季度公示制度,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实施青年理论学习质量提升行动,按市直机关工委要求开展“服务现代化建功新征程”ZT微调研,形成调研报告X篇,我办获优秀组织奖。
四是扎实开展定点帮扶。印发XXXX年定点帮扶工作要点,制定全年帮扶计划。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捐助暨先进农户表彰,助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组织XX村村组干部群众、致富带头人到乡村振兴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发展竹产业先进经验做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D建帮扶,组织XX村D员干部参加XX长征干部学院XX泸定桥分院D性教育培训班、与XX县开展支部共建暨“践行ZT教育共促乡村振兴”ZTD日活动,提升村级D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二)推进志鉴编纂,记录发展历程
站位XX发展全局,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市之要事”,坚持对D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理念,高质量推进志鉴编纂,记录治X兴X壮阔历程,传承弘扬灿烂XX文化。
一是推进重大编纂项目。加强与市政府办公室、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等沟通对接,推进《XX扶贫志》《XX全面小康志》编纂,在全市全面推进乡镇(街道)、村志编纂〔XXXX年,全市规划编纂乡镇(街道)志XXX部,已启动XXX部,规划编纂村志XXX部,已启动XXX部〕,联合XX市地方志办编纂出版《XX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XXXX年卷,推进XXXX年卷组稿,常态化推进《XX市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编纂等,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推动治X兴X再上新台阶取得的辉煌成就。加快推进《XX抗日战争志》《XX当代史》《XX简史》《XX抗战历史文献》《XX客家志》《XX羌族通志》《西康通志》等编纂、修改、审查、出版,推动《XX市志》未出版分卷加快工作进度,传承XX历史文脉,留存X人艰苦卓绝抗战历史,展现XX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二是强化质量建设。推进《〈XX市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XX市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XX市市县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制定,加强志鉴质量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全市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篇目审查、复核及质量抽查制度。完成XX个县(市)地方综合年鉴XXXX卷编纂篇目审查工作并反馈审查意见。督促县(市)开展综合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质量抽查,截至X月XX日,全市XX个县(市)地方志部门采取组建专班、互评等方式,全部完成对所属县(市、区)综合年鉴XXXX卷篇目审查,XXXX卷篇目复核和质量抽查正有序推进中。实施XX年鉴精品工程,采取印发XX市年鉴精品工程实施方案、制定《XX精品年鉴修改完善指导意见》以及座谈交流、现场指导等形式,指导各地争创XX精品年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进全市地方综合年鉴质量逐步提升。指导《武侯年鉴(XXXX)》成功申报中国精品年鉴工程,指导《XX年鉴(XXXX)》申报中国精品年鉴工程。召开办刊工作会,加强《XX史志》期刊质量建设,持续提升办刊质量。开展“好文稿”评选表彰和文稿差错情况通报,正向激励与反向压力相结合,引导全办D员、干部创先争优。
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开展《XX市“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督促各地各部门抓好“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的落地落实。抓好县(市)扶贫志、全面小康志业务指导,印发《XX扶贫志》《XX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方案,联合市乡村振兴局点对点指导XX县扶贫志编纂。采取上门调研座谈、接待来访、线上沟通等方式,开展第三轮市志编修、部门(行业)志鉴编纂、大事记编写业务指导。举办XXXX年度市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编写培训会,提高市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编辑业务水平。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协调推进退役军人入志实施办法起草,与民政局协调推进政协提案《关于编纂XX地名志的建议》办理,与教育局协调推进全市学校志鉴编修部署。加强市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编纂指导,建立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台账,及时收集、更新、汇总掌握全市乡镇(街道)志、村志进展情况。指导中国名镇志、名村志、名山志等编纂。到XX、XX、XX、XX、XX县、XX县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编纂人员业务能力。
(三)强化资政辅治,深化开发利用
树牢“修志为用”理念,紧密结合D委政府中心大局,立足丰富的史志资源,深化开发利用,提升方志资政辅治功能。
一是着力强化资政辅治。围绕服务XX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市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编发《资政参阅》X期,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其中,我办联合XX大学城市研究所新中国工业史研究课题组起草的《关于更好地处理XX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建议》获市政府市长XX,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D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XXX,市政府副市长XX批示;联合团市委共同起草的《关于全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建议——以XX市为典型》获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XXX批示,并作为优秀调研成果入选市直工委《全市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服务现代化建功新征程”ZT微调研成果汇编》;《XX史志》XXXX年第X期刊载的XX市委D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起草的《“XX——中国人民解放军第XX军进军西藏出发地”专题研究》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批示;展现年度治X兴X历程,编纂《XX年鉴》简本,连续X年服务全市两会。加强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的资料收集与宣传推介,及时汇编发布《XX要闻》XX期。
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XX地理标志产品大观》编纂,助力擦亮“X字号”农业品牌,服务乡村振兴。推动《XX图志》编纂、推进《XX史志》“三苏文化”专刊编辑,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征集并报送文章XXX篇,助力文化强市建设。推进《XX图志》(英文版)编纂(该书纳入中宣部经典中国项目,即将在英国帕斯国际出版公司出版),应XX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参与《XX市情多语种标准化术语库建设项目》中文术语评审事项,助力XX文化海外传播,提升XX的世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三是做好地情开发利用。深入推进XX旧志、史料文献的整理及点校。与XX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推进日文版《XX市综览》翻译,为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智慧。深度开发史志资源,转变传播方式,依据《X茶志》特色志书,联合XX广播电视台,制作X茶志音视频XX集,逐步在“方志XX”微信及喜马拉雅官方电台上线播出。常态化推进《X韵纪事》(第四辑)编辑,传承XX历史文化,展示XX人文风情。加强对志书、年鉴、地情文献等数字化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完成志鉴数字化成果(PDF格式)XXXX余部,上传“XX公共数据开放网”及“XX市情网”,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读志用志服务。
(四)加强文化传播,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