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下旬,我校开展了“走进革命圣地,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研学体验课程,这也是疫情结束后孩子们迎来的首次研学活动。
当前,红色研学以其所具有的凸显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革命光荣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意义,也因此成为学校德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以及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X具有丰厚的红色资源。学校立足X实际,确定红色研学课程,力求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带领学生在思中游、游中学、学中悟,实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让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健康成长。
一、搭建知行意红色研学架构
红色研学以红色教育资源为重要载体,旨在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感受红色内涵,不断涵养家国情怀。可以说,它是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载体。学校在探索红色研学课程中,着重立足X这一区域的红色教育资源,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红色旅行,鼓励学生通过先研究再学习后体验,真切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从而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孩子们的血液,落实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充分认同自己的身份,激发其爱、爱国的意识和行动。
X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上世纪30年代初,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甘边X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建、建政、建军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开展了地方武装斗争,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X革命根据地。
X承载的不仅是外显的红色文化与历史,更是伴随社会进步的红色精神。学校立足此地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色教育基地、场馆等,抓住课程的四个关键要素,即设计理念、内容框架、实施方式和评价机制,重点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确立了“为学而研、为悟而游、为需而动”的思路,开发了红色知、红色意、红色行三大课程内容。
在组织实施中,学校通过优选红色资源、任务驱动和多方联动,推动红色研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并抓住研学前的准备阶段、研学过程和研学后的总结三个关键阶段,制定务实的评价机制,建构起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框架。
红色研学课程力求实现探究性、体验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研学旅行,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习红色文化,在旅行体验中不断体悟红色精神,在活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从而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树立与坚定理想信念。
二、创新方式赋能红色研学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