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XX组长,督导组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社会实践育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为D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XX市高校深入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扎实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写好社会实践育人这篇“大文章”进行了创新探索。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D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D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D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的要求。根据这一精神,XX市高校主要从突出D建政治引领、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三个方面着力,确保社会实践育人始终坚守正确政治方向。
举旗帜,强化创新思想理论武装。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各高校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鲜明主线,带领全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和调研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增进对D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特别是发挥地域独特的优势,注重对一系列特色教材的学习和研究。在全面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基础上,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看书本、寻足迹,悟思想、育新人”,分南北片跨地域跨学校组建实践队伍,走近时代亲历者,走进历史往事中。组建国家级重点实践团队、市级重点特色实践团以及校级实践队,并组织其奔赴各地蓬勃开展“研习红色革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各类专题实践活动,切实把科学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和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力量。
社会实践育人的重点在“实践”,根本在“育人”,亮点在“特色”。XX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守正中创新,着力构建具有X派特色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大格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