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坚持和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就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在工作和实践中就是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等。深刻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这一重大论断正是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提出的。
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改革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在改革理论上的重大升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马克思主义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和发展的整体,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内在客观规律。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实现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坚持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和发展。指出:“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社会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但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坚持问题导向,就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